XXXX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报告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自评报告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XX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概述 . 1 1.1 评估目的 . 1 1.2 评估依据 . 1 1.3 评估范围 . 3 1.4 评估程序 . 7 1.5 评估方法 . 9 2 概况 10 2.1 企业简介 10 2.2 主要设备及系统 10 3 评估情况 12 3.1 评估项目查评情况 12 3.2 评估结论 17 附件 A 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18 附件 B 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41 附件 C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45 附件 D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 评分结果 . 47 1 1 概述 1.1 评估目的 以 XXXXXXXXXXX 为评估主体,以应急能力的建设和提升 为目标,以应急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和评 估指标体系,建设完善评估办法,对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 进行评估,查找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 发电企业建设完善应急体系。 1.2 评估依据 本次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依据有: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 900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AQ/T 9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4 年第 1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 2007 年第 69 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 599 号) 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 通知》(国办函[2015]134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 发[2009]59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 发[2007]52 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 号) 《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 2015 第 21 号 令)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88 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安监总厅应急 [2014]95 号)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 号)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 (国能安全[2014]953 号) 《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 [2009]60 号)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 (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22 号) 《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 3 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8]43 号) 1.3 评估范围 应急能力建设主要评估淮安中能环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预防与应急准备、风险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 恢复与重建四方面。按照静态查评和动态考评两个方法对发 电企业应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具体指标体系和分值如表 1.1-1 所示。 表 1.1-1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指标体系和分值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1.预防与 应急准备 700 1.1 应急法规与制 度建设 50 1.1.1 应急法律法规的 识别和获取 15 1.1.2 应急法律法规的 宣贯 10 1.1.3 应急管理制度建 设 25 1.2 应急规划与实 施 20 1.2.1 规划制定 10 1.2.2 规划的组织与实 施 10 1.3 应急组织管理 40 1.3.1 应急组织领导机 构 20 1.3.2 应急管理办事机20 4 构及职责 1.4 风险评估与控 制 50 1.4.1 风险评估制度 15 1.4.2 风险评估 10 1.4.3 风险控制 15 1.4.4 风险告知 10 1.5 应急预案管理 120 1.5.1 应急预案的编制 20 1.5.2 应急预案的完整 性和衔接性 25 1.5.3 应急预案的有效 性和可操作性 25 1.5.4 预案的执行情况 20 1.5.5 应急预案的备案 10 1.5.6 应急预案的修订 20 1.6 应急培训 120 1.6.1 培训管理 20 1.6.2 应急管理人员培 训 20 1.6.3 作业人员应急培 训 60 1.6.4 应急知识宣传 20 1.7 应急演练 120 1.7.1 演练计划 20 1.7.2 演练实施 80 1.7.3 演练评估和改进 措施 20 1.8 应急救援队伍 30 1.8.1 专兼职应急救援20 5 队伍建设 1.8.2 应急专家队伍建 设 10 1.9 应急物资和装 备 70 1.9.1 应急物资和装备 的配置 20 1.9.2 应急物资和装备 的维护 20 1.9.3 应急物资和装备 的日常管理 30 1.10 应急经费保障 20 1.10.1 计划 10 1.10.2 提取 10 1.11 应急通信与后 勤保障 30 1.11.1 通信保障 10 1.11.2 后勤保障 20 1.12 协调机制 30 1.12.1 企业与政府部 门协调 10 1.12.2 企业内部协调 5 1.12.3 企业间协调 15 2.风险监 测与预警 150 2.1 风险监测 70 2.1.1 重点区域实时监 测 15 2.1.2 灾情监测和信息 网络 15 2.1.3 隐患排查与治理 20 2.1.4 监测信息的收集 和处理 20 2.2 预警系统 80 2.2.1 预警的分级 20 6 2.2.2 预警的监测与分 析 20 2.2.3 预警的发布与响 应 20 2.2.4 预警的调查与解 除 15 2.2.5 预警的存档与备 案 5 3 应急处 置与救援 100 3.1 处置与救援 60 3.1.1 先期处置 20 3.1.2 现场处置 20 3.1.3 现场救援 20 3.2 信息发布与报 道 30 3.2.1 报告与发布制度 5 3.2.2 信息报送 5 3.2.3 信息发布 10 3.2.4 舆情应对 10 3.3 应急救援与处 置的暂停和停止 10 3.3.1 应急响应的暂停 和终止 5 3.3.2 应急响应等级的 调整 5 4 事后恢 复与重建 50 4.1 后期处置 20 4.1.1 评估事件损失 5 4.1.2 事故原因调查和 分析 5 4.1.3 资料归档 5 4.1.4 灾后人员心理疏 导 5 7 4.2 调查评估 10 4.2.1 评估调查 5 4.2.2 考核机制 5 4.3 恢复重建 20 4.3.1 准备阶段 5 4.3.2 计划和实施阶段 5 4.3.3 重建规划和建设 5 4.3.4 验收和总结阶段 5 5 动态评 估 200 5.1 访谈 10 5.2 考问 30 5.3 考试 20 5.4 实操 40 5.5 桌面演练或现 场演练 100 合计 1200 1200 注:本标准总分 1200 分,其中,静态查评 1000 分,一级评估指标中 预防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