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制度设计特点.doc
新加坡教化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制度设计特点.doc 新加坡教化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制度设计特点 摘 要: 新加坡教化体系上下连接、 内外互通, 有助于培育优秀的精英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 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供应有利的人力资源资本。 文章从新加坡教化体系的基本框架, 以及其特有的分流制度、 普职联动的教化制度、 多方位的激励制度、 校企联动制度着手, 分析新加坡教化体系的胜利之处。 关键词: 新加坡; 教化体系; 基本框架; 制度设计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究竟则是人才和教化的竞争。 经济发展靠人才, 人才培育靠教化。 教化的好坏, 干脆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将来。 新加坡能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 之一, 依靠的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而开发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化。 今日的新加坡, 已经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缔造了一个国家高速发展的新加坡神话。 因此, 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教化发展模式,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很有必要的。 一、 基本框架 新加坡的教化体系主要包括幼儿园、 小学教化、 中学教化、 高校前教化和高校教化。 目前, 新加坡共有小学 196 所, 5 所附办小学的中学; 147所中学(包括 18 所自治学校), 8 所自主中学; 14 所初级学院和 4 所高级中学; 3 所高校、 4 所理工学院、 34 所技术和商科培训学院。 因为新加坡的教化体系实行普职合流的一体化教化模式, 所以, 本文将从教化阶段和职业教化两个方面, 分析新加坡教化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 从教化学段看新加坡教化体系 1. 中小学教化 新加坡的学童 6 岁入学, 小学学制 6 年, 分为 4 年基础阶段课程和 2年分流阶段课程。 第一次分流是在小学四年级后, 依据学生的双语成果并结合其数学成果和道德成果, 将学生分成 EM1、 EM2、 EM3(其中 EM1 成果最好, EM2 成果一般, EM3 成果最差)。 之后, 学生分别升入三个不同级别的课程班(一般双语班、 延长双语班、 单程课程班)。 其中, 一般双语班、延长双语班、 单程课程班的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 90%、 6%、 4%。 其次次分流是在小学六年级时, 全部学生都要参与小学毕业考试, 该考试常被称为小六会考。 这次考试的成果将确定学生进入什么样的中学, 参与哪种课程。 依据课程不同, 中学教化须要 4~5 年完成。 成果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特殊课程, 学习高级母语, 并在中学四年级结束时参与新加坡剑桥 O 水准考试(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Ordinary Level Examination, GCE O Level)。 进入快捷课程的学生则学习一般母语, 并在中学四年级结束时参与新加坡剑桥 O 水准考试。 进入一般课程的 学 生在中 学 四 年级结束时将参与 新加 坡剑桥 N 水准考试( 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Normal Level Examination, GCE N Level), 表现优异者可接着学习一年, 并在五年级结束时参与新加坡剑桥 O 水准考试。 依据新加坡剑桥 O 水准考试的成果, 学生可报读 2~3 年的初级学院、 工艺教化学院或理工学院接着学习。 参与新加坡剑桥 N 水准考试的学生, 可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或工艺教化学院接着学习。 学生攻读完初级学院的课程之后, 可参与新加坡剑桥 A 水准 考 试 ( 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 GCE A Level), 并依据考试成果进入高校接着深造。 2. 高等教化 新加坡属英联邦国家, 其高等教化无论从教化体制还是课程设置上大都效仿英国的模式。 当然, 新加坡也在不断汲取、 消化、 调整和创新中建立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教化体制。 新加坡的高等教化机构包括高校、 专科学院、 老师培训性质的教化学院等。 新加坡的学位设置分为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种。 攻读学士学位通常须要 3 年时间, 在攻读学士学位阶段成果优秀者, 可多读一年获得荣誉学位。 荣誉学位分等级(如一等荣誉学位、 二等荣誉学位) 而设, 但仍属于第一学位(学士学位) 阶段教化。 在新加坡, 攻读硕士学位通常须要 1~2 年的时间, 攻读博士学位通常须要 3~5 年。 (二) 从职业规划发展看新加坡教化体系 重视职业规划是新加坡教化培育体系的重要特点。 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新加坡的职业教化已逐步形成了适应现代化发展、 面对工商企业须要、 渐进递进、 与各类教化相互沟通的体系, 并成为促进新加坡腾飞的助推器。 这个体系分为两个系统。 一个系统由初、 中、 高三个不同层次的职业学院(高校) 构成。 初级职业学院为工艺教化学院, 办学体制类似于我国的职业中学和技术学院, 任务是培育娴熟的技术工人, 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后可取得证书; 中级职业学院为理工学院, 学制与我国的中专相近, 任务是培育娴熟的技师和专业技术人才, 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取得文凭; 南洋理工高校和新加坡国立高校是两所综合性多学科高校, 实行学分制, 担当着为国家培育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 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学位。 另一个系统是范围广泛的职工技术教化系统。 这个系统是新加坡为提高在职职工的素养和技能, 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科技和经济发展须要而设立的。 这类培训主要由企业自行组织, 各类全日制学院担当相应的培训任务。 二、 制度设计 (一) 分流制度 1978 年, 新加坡提出了教化分流制度, 其顺当执行的关键因素是充分发挥专家在教化分流政策执行中的指导性作用。 该制度基本的实施链条可以概括描述为: 国家领导人呼吁全面专业性调查专家小组理论设计政策全面规划实施政策检讨与调整。 分流制度的核心是按学生的实际实力, 把学生分流到不同的班级, 学习不同的做法。 此外, 新加坡的教化分流制度还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了 充分的评估, 并制定了 周密的实施方案, 力图使分流尽可能地科学、 精确。 例如, 在学生的第一次分流时, 为防止分流错误, 学校特地支配智力测验, 对学生的潜力进行评估。 班级之间还会实行横向转换, 从而使分流更加公允、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