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建议
精品文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建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建议》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 乡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福建省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对象, 分析福建省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困境, 提出了推进福建省乡村 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福建省;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推动新时代福建特色乡村全面振兴,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对福 建“三农”工作要求的使命担当,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 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内在要求。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 法, 以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1], 对福建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 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提出推动 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 1 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 全 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深化农村生态 文明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奠定了良好基础[2]。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力稳步提升。 农村一二三产业 加快融合,粮食总产量连续保持稳定,7 个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 产值超过 1.1 万亿元。其中,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等5 个 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3]。二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5 年完成造福工程扶贫搬迁 87.9 万人,脱贫 110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3.8%下降到 0.02%。三是农村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生态文明试验区 精品文章 建设加快推进,率先推行河长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森林覆盖 率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四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乡村治理 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社会更加安定稳定。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年累计增长超过 45%,收入增幅连续 7 年高 于城镇居民。五是基本实现村村通硬化公路、安全饮水,4g 网络和 高速宽带全覆盖,偏远建制村“五通”问题基本解决,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一体化、 均等化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垦改革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改革有序推进。 2 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境 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农村基础差、 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农业农村发展还不平衡、不 充分。福建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农业发 展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不 畅,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产品多而不优、产 业大而不强、品牌杂而不亮。二是农产品阶段性供需不协调局面依然 存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不少 问题。三是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资源消耗, 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还比较 突出。四是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建筑布局比较散乱,基础设施仍 然比较落后。五是农村党建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人才支撑 不足,乡村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六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 距仍较大, 城乡之间人才、 土地、 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精品文章 3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3.1 统筹协调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乡村振兴关键要保护好乡村。 坚持“五个留”规划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沿着正确方向进行,确保振 兴后的乡村“像乡村” “是乡村” 。强化县域空间规划约束作用,开展 “设计下乡” , 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 推动农村 (产 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三规合一” 。结合村 庄特点和资源优势,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提 升农房单体个性设计水平,保护建设富有特色的“福建民居” ,避免 千村一面[4]。 3.2 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一是完善特色现代农业产 业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 应链,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 质量和效率。二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完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 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 经营体系[5]。 三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着力培育乡村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产业园区载体建设,加快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 动要素跨界配置,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四是拓展外向型农业发展体系。发挥福建作为“21 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闽台合作先行等优势条件,促进闽台“农 业+”新型业态合作和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3 加快打造清新美丽乡村新名片。一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 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转 精品文章 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形成“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 态化、废弃物资源化”的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二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一革命四行动”为抓手,深 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把乡村 家园建设得更清新、更美丽[6]。三是深入实施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 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健康稳定田园 生态系统, 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 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 3.4 加快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兴盛发展。一是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 设。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乡村精神风貌,全面建设新时 代文明乡村,奠定乡村振兴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是弘扬八闽优秀乡土 文化。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 式, 促进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围绕实现文化小康,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均衡发展,推动城镇公共文化 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 的精神文化生活。 3.5 加快开拓现代乡村善治新局面。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 设。加快优化村党组织设置,深化推广“中心村”党总支、 “跨村联 带” “村村联建”党建模式,实现“强带弱” “大帮小” ,推进组织共 建、党员共管、服务共联。二是完善乡村自治体系。创新基层管理服 务,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 制度,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三是健全乡村法 治体系。加快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健 精品文章 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四是 重塑乡村德治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导农民讲道德、守道德, 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 3.6 加快实现乡村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一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坚持做到脱贫“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 监管,确保 2020 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 退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投资建设效率和运营管护水平,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体发展。三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一体化。 地方政府应将民生资源向农村倾斜, 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