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易学渊源考一
郭璞易学渊源考(一) 摘要:在易学史上,郭璞素被目为方士术者流,而摒弃于易学家队伍之外。殊不知,郭璞正 是通过其易占活动,为发展中国易学尤其是易象数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为了给郭璞正名, 本文做了两项工作:一是结合郭璞寒微的身世和坎坷的际遇, 指出易占是郭璞参政议政、 实 现济世志的中介,占卜活动成了其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远非一般方士术者所能比。 一是结合《晋书》本传及郭璞著作,对郭璞的易学渊源作一番深入的考证。笔者认为,从大 的范围来说,郭璞承袭了古易《归藏》 、 《连山》以及《周易》 , 《归藏》亦赖郭璞《尔雅注》 、 《山海经注》得以保存若干材料;从小的范围来说,郭璞祖尚汉孟喜、焦延寿、京房易象数 学,兼习费直易义理学, 直承魏管辂种种术数法, 俨然成为晋代一名擅长术数的易象数学大 师。 关键词: 《归藏》 ; 《连山》 ;易象数学;义理学;占卜;术数在中国文化史上,郭璞是一位不 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不仅为发展游仙诗、山水赋作出重大贡献, 而且为发展训诂学、神话 学立下汗马功劳。故他在学术界素有诗人、辞赋家、语言学家、神话学家之桂冠。但,自古 至今却无人目之为易学家,“ 正统” 的易学家把他打人方士术者流, 对其显赫的易学成就更不 屑一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晋代易学史原生态运动的认识和把握。 鉴此,笔者在钻 研郭璞著作的基础上, 结合史乘, 考察郭璞的易占活动, 辨别其易学渊源, 发掘其易学思想, 弄清其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庶几有助于对中国易学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限于篇幅, 本文只就郭璞的易学渊源作一番考证。 至于郭璞的易学思想, 笔者将另撰文介绍。 在考察郭璞易学渊源之前, 有必要了解一下郭璞的生平际遇, 弄清易占活动在郭璞政治生涯 中的地位和作用。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 今山西闻喜) 人。生于公元276 年,即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卒于 公元 324 年,即晋明帝司马绍太宁二年,享年49 岁。郭璞出身寒门庶族,其父郭瑗在西晋 时初任尚书都令史。据段熙仲考证,在刘宋朝令史官不过七品,禄不及四百石,位在郎下。 令史有如后代的书吏,在官府中担任抄写、起草文件之类的冗务。 而两晋社会承袭了曹魏九 晶官人法,取士用人注重门阀,“ 上品无寒门,下晶无庶族”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 在政治、 经济以至文化方面确保了高级士族世代不易之特权。 贫寒出身的人在政治上根本没 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寒门与世族之间永远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 两晋历代统 治者谁都不想去填平它。 这就注定了郭璞一辈子不可能获得高官显职。 故他虽离乡背井,千 里迢迢来到江南投奔东晋新王朝,但因他不属于南渡的诸大士族(王、谢、桓、庾等)之列, 故始终不得朝廷重用 1]。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件事,是晋明帝司马绍在东宫时( 即当太子 时),与温峤、庾亮并有布衣之好,郭璞亦以才华卓异见重,埒于温、庾,为时人所赞誉。 可是司马绍当上皇帝后,温、庾二人都被擢升,先后执掌朝政,而郭璞却被冷落一旁,屈居 下僚。司马绍何以不重用郭璞呢?《晋书》作者以为这是郭璞自身的原因: “ 性轻易,不修威 仪,嗜酒好色,时或过度”(《晋书》本传) ,从古到今都有人持这种看法。但笔者认为,主要 的原因并不在于郭璞的行为失检点。众所周知,魏末两晋社会玄风大炽,所谓名士文人,大 都反对儒家的传统和礼教,一味追求任诞旷放的生活。使 在达官贵人中,亦不乏此种人。其放荡狂妄的程度,与郭璞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但 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仕途2]。这说明,行为放荡不羁,乃晋代上层社会的 —— 种时尚,它得到 了最高统治者的纵容和默认。因而《晋书》作者所称郭璞的 “ 嗜酒好色” ,也决非是其仕途偃 蹇的根本原因。 其根本原因乃是东晋皇帝重门阀, 重出身。 东晋王朝是草创于江左的新政权, 面临着权力的再分配。南北诸大土族都觊觎着为数不多的显要官职, 这就产生了“ 僧多粥少” 的问题。晋元帝、晋明帝尚且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以致叛乱迭起,哪里会想到出身于寒门 庶族的郭璞呢? 此外,郭璞之所以终其生无法跻身于重臣之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统治者眼中,他乃一 介方术之士,属社会末流,不能登高堂殿宇,否则有损朝廷声誉3]” 。故终其生不过是军阀 王敦府下的一名幕僚。这跟汉武帝把大学问家东方朔视为插科打诨、 消愁解闷的俳优,何其 相似乃尔! 上述这些情况,决定了郭璞在仕途上不可能飞黄腾达。 这对自幼接受儒家经典教养、 素有济 世大志的郭璞来说,不啻是沉重的打击。他痛苦愤懑,却又无可奈何。晋元帝是他的相知、 同龄人;晋明帝与他有布衣之好;先后执政的王导、温峤、庾亮,又是他的老上司、挚友。 碍于情面,他没有勇气同这伙统治者直接抗争(即使抗争了,也是无济于事,因为统治者要 维护的是门阀制度,而不是私人交情),只好默默忍受着朝廷对他的这种“ 冷处理” 。这是何 等难堪的境遇啊! 尽管如此,郭璞仍不改初衷。他在《客傲》里坦称:“ 吾不能几韵于数贤,故寂然玩此员策 与智骨” ,表示自己不能步庄周、老莱子、严君平、梅福、梁鸿、焦先、阮籍等先贤之后尘, 避世隐居,而甘愿厮守在低微的职位上,“ 寂然” 玩弄“ 员策与智骨”4] ,即从事占卜活动。对 郭璞来说,占卜是他议政参政、实现济世志的主要中介。 郭璞对东晋王朝弊政的诸多批评及 其匡正的措施,大都是借其占卜的结果堂而皇之地提出来的。 可以这样说,占卜活动是郭璞 政治生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郭璞政治生涯中,因其占筮“ 灵验” 为执政者赏识而 谋得一个低微的官职,也因他借占卜结果竭力阻谏王敦叛逆而惹来杀身之祸)。故《晋书》 本传关于郭璞占卜活动的记载占了大部分的篇幅, 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古今诸多学者颇轻 视史传中有关占卜活动的记载,往往大加鞭挞。或以为它们有乖史实, 或斥之荒唐迷信,故 罕有人能深入剖析它们,因而亦无从认识其蕴藏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晋书· 郭璞 传》来说, 如果忽略了有关郭璞占卜活动的记载, 可供我们研究郭璞的生平、思想以及学术 成就的材料又能有多少呢?故我们要想真正认识郭璞其人,就不能不研究其占卜活动。 至于郭璞占卜的理论渊源, 《晋书》本传是这样说的: (璞) 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 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 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 ,未及读,而为火所焚。”5] 可见郭璞的启蒙老师郭公, 是位精于卜筮的术数大师; 郭璞占卜的启蒙读本, 是 《青囊中书》 。 《青囊中书》郭璞在世时已焚于火,没有流传下来,故其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从《晋书》 本传上下文内容来看,它当是一部以阐述占卜之术为主, 兼及天文、五行、堪舆术的术数学 专着。它的作者,很可能就是郭公本人, 是书当是他研读占卜理论的心得与总结自己及他人 占卜经验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故郭公视为至宝,轻易不授人。 而郭璞从 郭公那里得到《青囊中书》后,亦秘不授人(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传人) ,故他的不肖门人赵 载才有窃书之举。 由于《青囊中书》的失传, 我们无法准确判断郭璞占卜理论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