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干部事迹材料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优秀村干部事迹材料 xx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他没有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却有着农民的质朴和年轻人的胆识。1984年,他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毕业后,本想出外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因当时全村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很少,老支书和村长便找上门来,说他有文化,提出要他当村会计。就这样从会计到副主任、副书记、村主任、村支部书记,他已当了25年的村干部。在过去每次选举的每一张选票中,他看到了全村广阔党员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更感到了肩负的责任和压力。25年的沧桑岁月,他从一个年轻小伙子铸炼成一名优秀的村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支部一班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求真务实,负责拼搏,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人生道路上优美的旋律。 解民忧,勤勤恳恳为民办实事 “农村工作不能光说不干,要干就干出个名堂,要让群众信任你”,这是xx任职以来对班子成员说过最多的一句话。面对一个有2900多人、1万多亩耕地的一个农业大村,加之,由于过去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行路难、灌溉难、吃水难等问题日益突出,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积累了许多矛盾。作为村支部书记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带领支部一班人东家进西家出,把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同时,想方设法跑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全村基础设施和整风光貌都有了很大改观。一是围绕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先后共争取项目资金50多万元,修建水泥硬化路11公里,打通了8个自然村所有巷道,对2个自然村庄点内道路全部进行硬化,使陶家圈村成为全乡最早队队通水泥硬化路的村。二是围绕农业“灌溉难”的问题,他在积极争取市水务局项目支持的基础上,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发动群众自筹,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共砌护各类渠道8公里,清淤扩整各类沟道13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000多亩;配合市乡两级组织积极争取到了“小农水”改造项目,解决了全村8个生产队6000多亩的基本农田灌溉难问题。三是围绕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他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发动群众集资,仔细做好改水工程,为了能尽快解决全村2900多口人饮水安全问题,他起早贪黑的奔走在各生产队施施工场地点,就在这期间,他既要保证工程正常建设,又要照顾长期患类风湿的妻子,还要考虑临近高考的女儿,他几头子操心,老百姓的事解决了,而他整个瘦掉了十几斤,他也从来没有丝毫怨气,他心里想得是:既然当了公家人,就得办好公家的事。 秋去冬来,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陶家圈村的村民再不会踏着泥泞出门了,因灌溉难发生的群体上访没有了,使全村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这也充分印证了xx当选支部书记时“要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一句话。 抓进展,带领群众走上富裕路 进展才是硬道理。自xx当上村“两委”一把手,更感觉肩上的担子与以往不同了。他认为,新时期的村支书,最关键的任务是要进展经济,只有经济上去了,实力增强了,村民富裕了,党支部说话才有重量,办事才有根基。为了找准促农增收的路子,他充分发动党员群众依据村情、民情和所处的地理优势,讨论分析全村经济进展的形势,为村里的进展出主意、想办法。通过仔细分析、深化调研和广泛的征求意见,他决定要带领全村群众走“三步棋”。第一步棋——开发河滩地。陶家圈村紧靠黄河,早在20年前,陶家圈村曾因无情的黄河塌方而导致几千亩土地流入黄河,全村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就在1994年黄河西移时,他结合全乡河滩地复征项目的实施大胆的提出了“河滩地开发”这个惊人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5000亩的河滩地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块“宝地”。目前,仅河滩地年实现总收入400多万元,一年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了近800元,可谓是“棋”开得胜。第二步棋——调整产业结构。过去全村群众多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这“老三样”为主,对瓜菜等经济作物基本不接受,为打破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他曾多次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学习外县市瓜菜产业进展,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进展瓜菜种植的积极性。近年来,在党员群众的带动下,全村种植业结构有了大幅度调整,全村年均种植瓜菜面积在3000亩以上,亩均增收XX元以上。同时,他积极引导群众,把生猪养殖作为优势产业来培育,向规模要效益。在市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村推广生猪舍饲养殖和三元杂交养殖技术,积极引导群众规模进展,目前,全村已建成生猪养殖场16多个,年饲养量达1万多头,实现产值近100万元。第三步棋是——进展劳务产业。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村富余劳动力也逐年增加,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他在组织好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与各大企业联系,建立长期用工合作机制。近年来,每年向企业组织输出劳动力300多人次,年均实现劳务收入300多万元,使劳务输出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