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的教学反思
“ “重叠问题重叠问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铺乡中心小学姜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题1(重 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 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 含义,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 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数 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 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初步感知数学的严密 逻辑,培养数形结合思想、优化思想、变中抓不变思想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 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 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 的严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并能用之来解决实际 问题。 教学难点: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兴趣小组”统计表、两把椅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抢椅子”游戏 ①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好!今天我们首先 玩个“抢椅子”的游戏。谁愿意参加?(请2 位学生登台) ②两位同学抢两把椅子,能分出胜负吗?那么我们 再选一位同学来参加。 ③再请 4 位同学上台,划拳决定一个参加“抢椅子” 游戏的人选。 ④决出冠军:今天“抢椅子”游戏的冠军是××。 刚才我们是在玩游戏,看谁行动最快,但是在平时我们要尊老爱幼, 主动把座位让给老人和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人。 2、口答: 刚才我们有几个人抢椅子?(板书:抢椅子 3 人) 刚才我们有几个人划拳? (板书: 划拳 4人) 那参加这两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怎么只有6 个人呢?3 个人加上 4 个人不是等于 7 个人吗? 4、让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有一个人重复了。 师问:哦,原来是有一个人重复了,哪个重复了? 5、 对, 刚才×××既参加了抢椅子, 又参加了划拳, 他(她)是重复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数学上称 之为“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 讨重叠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起他们 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用最简单的数据,通过 口算抢椅子和划拳的一共多少人, 发现总人数不是两组人数之和, 从 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 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 “既 参加了抢椅子,又参加了划拳,他(她)是重叠的”的结论,于是研 究“重叠问题”变成了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需求。) 二、探究新知 1、师画出简单的韦恩图 ①刚才抢椅子的是哪几位同学?(板书学生姓名, 注意将重叠的那位同学的姓名写在最右边)刚才划拳的是哪几位同 学?(板书学生姓名,在重叠的那位同学的姓名后面写上另外三个人 的姓名) ②老师用一个圈把抢椅子的 3 个人圈起来,表示他 们是抢椅子的人。这种圈叫做集合圈。(老师用手盖住抢椅子的前2 位同学的姓名,露出重叠的那位同学姓名) 老师再用一个集合圈把划 拳的同学圈起来,表示他们是划拳的人。 ③像这种图,叫做集合图,是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 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又叫韦恩图(板书:韦恩图) 2、指导观察韦恩图 左边的集合圈表示什么? 右边的集合圈表示什么? 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什么?(板书:既抢椅子,又 划拳的) 重叠部分的左侧月牙形表示什么? 重叠部分的右侧月牙形表示什么? 3、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①独学:怎样求出参加游戏的总人数?大家各自开 动脑筋,然后把算式写出来。 ②群学:请各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计算方法,再 请组长把你们组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 4、展示 抽组展示,要求讲清计算理由。 板书:3+4-1=6(人) 2+4=6(人) 3+3=6(人) 2+3+1=6(人) 师:我们很多人用了“3+4-1=6(人)”这种算法, 这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5、思考:如果重叠的是 2 个人,该怎么计算? (设计意图: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没有用 书上的例题 1 进行教学,而是就用刚才游戏中的问题探究新知, 过渡 非常自然,紧贴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三、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三(一)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 学生名单”统计表(书 108 页例题 1) ①对学:同桌两人在老师发给你们的 “兴趣小组统 计表”的纸张上,试着画一画韦恩图。 然后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韦恩图的演变过程。 ②独学:要计算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你 能用几种方法计算? ③抽生登台板书,并说明理由: 8+9-3=14(人) 8-3+9=14(人) 9-3+8=14(人) 5+3+6=14(人) 2、课件出示礼品盒 ①群学:先自己猜一猜,下面两只盒中一共有几种 奖品?然后小组合作议一议、算一算。 课件出示:两个礼品盒,第一盒中有4 种奖品,第 二盒中有 3 种奖品,猜一猜,下面两只盒中一共有几种奖品? ②请各组汇报。然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并板书: 有 0 种重叠:4+3=7(种) 有 1 种重叠:4+3-1=6(种) 有 2 种重叠:4+3-2=5(种) 有 3 种重叠:4+3-3=4(种) 3、课件出示动物图(书 110 页练习二十四第 1 题) ①学生翻开书 110 页,填写在书上。 ②汇报。 ③师:这里还有一种动物,我把它填在了这个位置 (两圈外围),你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吗? 生:既不会游泳也不会飞的动物。 师:这样的动物有哪些? 生 1:马 生 2:狗 生 3:…… 师:太多了,我们不一一去说了。原来韦恩图的外 面也可以表示一种信息!这些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练习,有梯度,有拓展,既 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为以后继续学习集合知识作了铺垫。 练习 1:我将书上的例题 1 作为练习来做,不仅让 学生亲自动手画韦恩图,而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韦恩图的演变过 程,使学生真正掌握了韦恩图表示的意义,深刻领会了集合的思想, 并且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逐步抽象的过程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 验。 练习 2:我还设计了拓展学生思维的练习——猜礼 品盒中礼品的种数,应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这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 探究的空间,同时学生在解决这一开放性题目的过程中, 既进一步巩 固、完善对“韦恩图”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 3:借助现有的练习题中的图,增设一个巧妙 的问题“这里还有一种动物,我把它填在了这个位置(两圈外围), 你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吗?”便把集合图由“圈内”引向了“圈 外”,毫不费力地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来。) 四、总结激励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度过的?你有什么 收获?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表现非常棒!老师相信:只要 大家细心观察、认真思考、 大胆探索,你们以后也能成为像韦恩一样 著名的人物。 (设计意图:总结中要求学生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 程,有意识引导学生“回顾知识产生的过程”,帮助学生将经验条理 化、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基础知识。 运用游戏的形式,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