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1活动目标: 1、培育幼儿探究精神。 2、进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特征。 推举阅读: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 活动准备:圆圆世界(内有圆圆的会滚动的物体)白纸篮子胶泥表格40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带领幼儿复习圆的特征,并请幼儿进入圆圆世界。 (二)展开活动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老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归纳,提炼球体特征,并用记录的方法展现球体特征。 3、老师小结球体特征。 4、老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选择所拿物品。 5、老师指导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并帮助个别幼儿分析所选物品是否球体。 6、请幼儿想一想,并说出生活中的球体。 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橡皮泥给圆形娃娃做一份是球体的礼物。 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表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2 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提高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3、产生探究的兴趣,进展制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一、出谜语,请幼儿猜。 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圆球) 老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二、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老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四、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五、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六、老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七、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猎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育其关怀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沟通,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进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老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究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育造成了空白。假如,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进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进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育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加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制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究、发现→感知、体验→进展的全过程中,作为老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