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 地形测量项目地形测量项目 技技 术术 设设 计计 书书 . 文章 **************设计设计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〇一五年四月 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 地形测量项目地形测量项目 技技 术术 设设 计计 书书 编写者:编写者:审核者:审核者: . 文章 编写单位意见编写单位意见: : 日期:日期: 目录目录 一、 概述. 3 (一) 任务来源. 3 1. 测区概述. 3 2. 工作量 3 二、设计方案 . 3 (一) 作业流程. 3 (二) 作业依据. 3 (三) 坐标和高程系统 3 1. 坐标系统 . 3 2. 高程系统 . 3 (四) 平面控制测量 3 . 文章 (五)RTK 地形测量 3 (六)1:2000 地形测绘. 3 1. 基本等高距 3 2. 地形图精度要求. 3 3. 数据采集及成图. 3 4. 地形图图幅规格及命名 3 5. 图幅编号 . 3 6. 图根控制测量 3 7. 野外数据采集 3 三、 项目组织机构 3 (一) 项目主要人员及岗位职责 3 (二) 投入仪器及使用软件. 3 四、 质量保证体系 3 (一) 质量目标. 3 五、安全生产 . 3 (一) 安全目标. 3 六、提交成果资料 3 . 文章 . 文章 一、一、 概述概述 (一)(一) 任务来源任务来源 我单位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于2015 年 4 月承担 蒙顶山永兴寺、红牌村、后盐村、徐沟村一寺三村,面积约为12 平 方公里的 1:2000 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目,特 制定本设计书,望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执行。 1.1. 测区概述测区概述 雨城区为市主城区,位于盆地西缘,青衣江中游,平原向青 藏高原过渡带。地处东经 102°51′~103°12′,北纬 29°40′ ~30°14′,东西宽 34 公里,南北长 63 公里,地势呈南北长条形, 西南高,东北低。总面积1060 平方公里,2002 年人口 34 万人,测 区地处市雨城区东北方向,地形承东北向西南走势,该区属邛崃山脉 二郎山支脉大相岭北坡。测区最高海拨1407 米,最低海拨 661 米,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市雨城区多种 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藏量大,森林覆 盖率 60%以上,农户以种茶为主。 2. 工作量 测区位于市雨城区与名山区交汇处, 测绘面积约为 12 平方公里,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核算工作量见下表: . 文章 蒙顶山蒙顶山 1:20001:2000 地形图测量工作量地形图测量工作量 项目工作量备注 E 级 GPS 选点、埋石、测量8 个(点) 1:2000 地形图测量约 12 平方公里 二、设计方案二、设计方案 (一)(一) 作业流程作业流程 收集、 分析资料编写技术设资料准备 计书 野外碎部点采 集 高程控制测 平面控制测 量 内业图像处理 图形数据检 查 修改成图 成果整理 (二)(二) 作业依据作业依据 《城市测量规》(CJJ/T8-201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围》(GB/T18314-2001);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1:500、1:1000、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 (GB/T14912-20051); . 文章 《质量检验技术规程》(GB/T 1020-2010);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GB/T1001-2005)。 (三)(三) 坐标和高程系统坐标和高程系统 1.1.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采用 1980 坐标系。 2.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四)(四)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1.1. 若甲方提供的控制测量能能够满足本次测绘要求则不再布设平面 控制点,但在使用前需对其稳定性进行检验。 考虑到本项目甲方所提 供的控制成果为图根点,等级低无法再次发展。为提高本项目测图精 度, 全面控制测区围布设、 测量 E 级点 8 个。 E 级控制点需绘点之记, 点之记应有三个至明显方位物的距离,距离注记0.1m。并在其基础 上用网络 RTK 布设平面一级控制点和等外高程控制点。 E E 级控制点基本技术要求:级控制点基本技术要求: 卫星截止 级别 高度角 (°) E 级≥15≥4≥1.6≥4015<10 卫星数设站数(min)间隔(s)值 有效观测平均重复时段长度数据采集PDOP . 文章 注:1、观测时段长度应视点位周围障碍物情况、基线长短而作调整; 2、可不观 测气象要素,但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 2.2. RTK 平面一级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 3.3. RTK 平面一级控制点点位选择 (1)控制点要尽量布设在村庄开阔的区域, 便于安装接收设备和操 作,视场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 15°。 (2)须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 其距离不得小于 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 道,其距离不得小于 50m。 (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等) (4)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5)地面基础稳固,易于标石的长期保存。 (6)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已有控制点,并应在点之记注明。 (7)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局部环境(地形、地貌、植被) 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4.4. RTK 平面一级控制点应控制到测区边界,分布基本均匀,控制点应 选在视野开阔、基础稳固、能够长期保存的地方。 5.5. RTK 平面一级控制点应埋设木桩并钉钉子表示, 根据实际情况在硬 化道路上可以使用路面镶嵌标志, 镶嵌路面标志时需要在地面刻画方 框。 6.6. RTK 平面一级控制点按顺序编号,并在上方用红油漆印清点号。 7.7. RTK 平面一级控制点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 文章 等 级 一级 相邻点间平 均边长/m 500 点位中误差 /cm ≤±5 边长相对 中误差 ≤1/2000 与基准站的 距离/km ≤5 观测次数 ≥4 起算点等级 四等及以上 8.8. 一级 GPS 观测时 RTK 卫星的状态符合下表规定: 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 15°以上的卫星个数 良好 可用 不可用 ≥6 PDOP 值 <4 ≥4 且≤6 >6 5 <5 9.9. RTK 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 (1)RTK 的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 近观测; (2)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 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3)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 (4)RTK 平面控制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应大于±2cm; (5)RTK 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脚架对中、整平, 每次观测历元数不少于 20 个,采样间隔2 至 5 秒,各测量的平面坐 标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