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预新人教版必
【预】人教必修【预】人教必修 4 4 第第 5 5 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 一、认识作者 姓 名 苏轼 北宋 朝 代 字号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州眉山人。 荣誉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 成就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 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 , 豪放派词人, 与其父 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 苏” 。 生 平 简 介 苏轼(1036-1101),他的政治思想比较 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 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得 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 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 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 常州。 他一生宦海沉浮, 诗与黄庭坚并称 “苏 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 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并称“三苏”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 “问 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 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 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主 要 作 品 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石钟山记》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赤壁赋》 《后赤壁赋》等 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赠刘景文》 《题西林壁》等 词: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江城子· 十 年生死两茫茫》等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 也不喜欢 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 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 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 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 他政治上长期失意, 一生经历坎坷不 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 不时发出健忘爽朗的笑声; 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 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作 品 风 格 二、文本知识 1.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 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 1079) 。苏轼是 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 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 1 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 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 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 起了一些人的嫉恨。知湖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宋神宗在接受了何正臣、舒亶等御史们对苏轼的指控后,派遣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拘捕苏 轼。押解至京后,苏轼被投入御史台的监狱。何、舒等人把苏轼写的诗深文周纳、无限上纲、曲解 附会,目的是欲陷彼于罪,置彼于死地。他们对苏轼诗《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的解释是 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全诗如下: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恨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咏物诗,作者是想以此说明自己有桧树一样挺拔不屈的品格。何、舒等人 则借此大做文章,指控这首诗有不臣之意。 乌台诗案在朝野引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对苏轼心寄同情和出面营救的人不少。远在湖州、杭州 的老百姓焚香念佛,为苏轼祈祷平安;曾任参知政事、此时已经隐退的张方平愤然草拟奏章,劝神 宗爱惜“天下奇才” 。 宰相吴充对神宗说: “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弥衡,陛下不 能容一苏轼何也?” 曹太后说: “昔仁宗策贤良,归喜曰: ‘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盖轼、辙也。今杀之可 乎?” 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神宗皇帝说: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宋神宗很怜惜苏轼之才,本不愿对诗案进行深究。当多方的营救之声不时传来时,他不能不为 之动心,特别是极为器重的王安石的话,他更无不听之理。于是他最后下决心了结此案:贬苏轼去 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实际上是把他当作政治犯发配到地方上去,同时还要接受当地官吏的监督。 一百三十天的监狱生活结束后,苏轼又获得了自由。当他一路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地抵达黄州、 住进一所破庙之时,我们几乎要洒下同情的泪水。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怎知,似乎是冥冥苍 天特意安排了这位汉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的伟 大创举——因为,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的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的相互激荡,意味着《赤 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一段新的里程。有诗为证: 游东坡十一绝。 【南宋】王十朋 再闰黄州正坐诗,诗因迁谪更瑰奇。读公赤壁词并赋,如见周郎破贼时。 说到底,乌台诗案,是载于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次有名的朝野震动、吏民惊目的文字狱。 2.宋词的流派 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 婉约派: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 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主要作家:李后主、柳永、周邦 彦 豪放派: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 “ 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 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 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 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干、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 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 2. 《念奴娇》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 21 岁中进士,30 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 2 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 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 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 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 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 黄州游赤壁量写的,这时作者47 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 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时游赤壁所作。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了胸中的 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 3. 《定风波》创作背景 《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 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 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4.词牌知识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