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教学计划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六年级教学计划 六年级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概况 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小学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词汇和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为了更加符合这一学期的教学实际,为小学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编者将本册六个单元新语言的学习凝缩成为四个单元;并把学期中的Recycle1和学期末的Recycle2合并、扩展成为两个综合复习单元。 二、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短语和单词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晚会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4、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5、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在不断滚动复现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呈现新知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点。在编写本册教材的过程中,编者不仅注意到单元与单元之间语言点的衔接与复现,而且尽量做到本册与上几册学生用书之间语言的相互联系与巩固扩展,这样就使语言知识不断滚动复现,从而为培育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性格比较好动,个性外向,但从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学习习惯差:没有养成认真认真的学习习惯,甚至有个别学生作业不能自觉、认真、按时完成;课外知识不够丰富,知识面不广,没有良好的自觉阅读的习惯;表达能力差,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本学期将继续以培育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为重点,扎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设计以及措施 (一)教学理念 1)采纳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加 新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加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与学习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养教育思想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课堂上与课外学会运用各种媒体(包括网络)等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做事、通过思考、通过合作,使学生在“用”中进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各种语言应用能力。 3)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TPR教学法、情景法、交际法、视听法等。 4)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以本校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本依据。 5)灵活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6)明确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防止教学的简单化、机械化、形式化。 (二)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每学期初,老师必须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英语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老师必须了解全学期的教学总体目标和要求;认真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和能力渐进的层次;并采纳多种形式进行调查讨论,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英语学习状况及需求。 (2)以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 a.学期教学总体目标(含目的、要求、任务); b.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c.各单元的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包括课内、课外各种形式的活动); d.教学进度; e.评价的方式、内容及时间等。 (3)认真备好每一课 备好每一课,每一堂课。精心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重点和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目标),设计好课堂教学流程,写出分课时教案。教案须包括: a.教学目标;b.教学重点和难点;c.教学进程中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活动;d.板书设计;e.作业;f.教具准备;g.时间分配;h.教育反馈记录,要求每堂课都有。 (4)必须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课书必须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讲座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计划的制订,复习、考试等问题必须共同商量。 (5)实物、图片、卡片等直观教具和各种电化教具,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要注意使用的有效性。每堂课必须考虑合理使用,并在课前作好准备。 2、课堂教学 (1)老师上课应当语言、举止文明,精神饱满,满腔热忱地对待教学工作,公正、公平对待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评价”和“反馈”作用;要根据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并将问题情境转化为活动情境,师生在良好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既要根据课时计划与教案上课,又要不拘泥于教案,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教学进程灵活地展开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活动的实效性,活动的科学性;要有重点、有条理,一环扣一环地上好每堂课。 (3)明确英语课是语言实践课,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切忌满堂灌,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讲解要简单明了,深化浅出,练的形式必须多样化,有实效。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口笔头)时间至少要占三分之二。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训练主项,充实的内容,紧凑的环节、有效的方法,要正确把握教学的三度(深度、广度和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在这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作教学流程的设计: 1)富于变化 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课堂的变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很重要。由于小学生外语学习的材料内容本身大都比较简单,枯燥,若不能在活动的设计上做到灵活多变,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制造富于变化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不同体裁的语言材料相结合,如对话、诗歌、故事、书信等。 不同的活动类型相结合,如角色表演、游戏、唱歌、听/讲故事、调查、解决问题、猜谜等。 不同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如听、说、读、写等。 动、静结合,如既有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兴奋的活动,又有听写、阅读等让学生宁静的活动。 多种互动的形式相结合,如师生、生生、个人、小组、集体互动相结合。 旨在提高语言准确性和旨在提高流利性的活动相结合。 老师控制的练习和学生自由运用语言的活动相结合。 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维的活动与活泼轻松的活动相结合。 2)难度适中 太难的活动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过于简单的活动缺乏挑战,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假如教材设计的活动难度比较大,老师在分析该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设计铺垫活动,以帮助学生作好准备。譬如,教材要求学生听“小熊”的故事,根据故事给小熊画像。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们需要知道动物的名称、动物身体部位的名称,并能够在语境中听懂这些单词。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之前,安排看身体部位猜动物、给动物标本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