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粤教版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粤教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粤教版1 《日本》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讨论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 4.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展示材料,日本2024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24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丘陵B.平原C.盆地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A.石油和煤炭B.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习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粤教版2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进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逝,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育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进展,顺应学生心理进展趋势,深化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制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进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进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育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制造力。 (3)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沟通。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老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沟通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进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究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亮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带雨林区的民居,西-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聚落也在不断的进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进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进展水平,并在飞速进展中。 2.聚落的进展与保护 师:进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进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进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进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进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进展。聚落的进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进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老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逝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进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宝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珍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