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农耕文化教育的实践
论证农耕文化教育的实践 与探究农耕传承文明 一、 实践研究的背景 金塔县古城小学地处河西走廊,是典型的偏远农村小 学。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我们的学校有着独特的教学环境和 教育对象,在小学生中大部分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或者在外 面上班,有不少家庭的土地被流转,昔日的耕地上已建成了 一重一重厂房,过去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可以说,传统 的农业生产在这些家庭和孩子的心中已经渐渐淡忘。 1、 农耕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淡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怎样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怎样抢救性保护正在消 失的农耕文化,这些问题,清晰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通过调 查, 我们还发现, 现在的农耕文化收到科技日益进步的影响, 传统落后的人力耕作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大型 机械化耕作,这些农耕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即将消 失;同时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农耕文化知之甚少, 浪费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孩子不会感恩,不懂感恩, 对劳动人民的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 2、 探究农耕,不是为了让学生当农民 我们搞农耕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当农民,更不是培 养孩子如何使用农具,而是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农民劳作的 艰辛,真正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更是为了让孩 子看到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情感和优良品德,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现在, 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会学习,会生活,会感恩的好孩子。 3、 探究农耕,规范小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主管部门历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逐步规范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以农为 生,父辈们在广褒的土地上勤劳耕作,繁衍生息,在长期农 业生产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稳步推进了社会文明的 进程。我校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农为特, 融多样性社会实践活动为一体,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围绕“探究农耕,传承文明”这一特色教育载体,构建课程 框架,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全面提 升学生素质。 二、 实践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依托学校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 线,以《探究农耕,传承为名》为课题,在上级主管部门的 指导下,对“农耕文化”进行研究,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形式, 构建课程框架,开发校本课成。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和 品位,让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对农业的 发展历史、传统农业的变迁,农业的发展现象及状态,从而 达到对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真切体悟,让学生在德、智、 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德:以直面农民、了解农村、认知农业、理解农 策为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 史、了解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 同和传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2)智:既是增长知识的过程(弥补学生农业常识不 足,知古论今) ,又是理解、实践、拓展课堂知识的过程(可 贯通各学科、学以致用) ,为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 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3)体: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体验,锻炼体能,体验 劳动的艰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 :美:包括集成民族文化的传统之美,感受人与自 然的和谐之美,感悟勇于实践的创造之美,塑造心灵手巧的 人性之美等。 三、实践研究的内容 1、构建课程框架 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农耕文化教育课程框架,大体 可分为: 农村社会调查方面(了解农业发展,农家生活实践) 农耕文化学习方面(知晓农村习俗,时间传统技艺) 农业劳动实践方面(参与田园劳动,进行养殖实践) 农业科技培育方面(参观科技农物管,拓展探究学习) 学农集体生活方面(组织农趣活动,增强自主自律) 2、根据当地特点,形成特色课程 (1)特色课程 农家乐:通过学做小农人,今天我掌勺等寓教于乐的主 题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农家生活,感受民俗民风,观察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农耕只是导游:充分利用学校地迁农村,学生就生活在 农家这一资源, 以完成探究性学习题的方式, 让同学们边游、 边寻、边学,增强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田园课程:田园课程是与农田实践相配套的课程。通过 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们了解所实践对象的生长习性、人文知 识,以及实践要求等,丰富学生田园只是,激发学生实践热 情,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提升了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农田实践:每一名教师都有耕地,每一名学生家长也有 耕地,这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农田实践天地。在 实践中体验劳动艰辛,在汗水中体验丰收的喜悦,在劳动中 拓展课外的知识。 无土栽培课程:开设“无土栽培”项目,通过课内学习, 课后实践,切身体验到科技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初步设想两个系列:吊篮篇(低年级) 、水仙篇(高年级) 。 农田趣事:通过挑五谷接力、插秧收割、挑担接力、独 轮车运稻、百足虫竞走等比赛项目,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农 趣与野趣。 (2)隐性课程: 为了增强农耕文化教育的时效性,丰富教育资源,以展 板宣传的形式,张挂隐性课程(知识展板):农耕文化常识 系列,乐农生态科普系列、果园常识系列、蔬菜常识系列、 传统农具常识系列。 四、实践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现场实践知道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 究法,访谈调查法和典型个案研究法。 1、 多元整合,多元教育 紧紧围绕了“以农为特”的理念,体现“多元整合、多 元教育”思想;外显是整合,首先是形式的整合,即通过看、 学、做、劳、游、赛、趣、行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其次是 内容的整合,包括农知、美音、科普、时政和学科知识等。 另一个方面是功能的整合, 即整合了理论的学习, 知识渗透, 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教育功能。 核心是教育:农耕文化教育一体人文学科知识(政治、 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 寓教于乐,在教育形式上不断创新,教育内涵不断丰富的同 时,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常的教育合力。 2、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注意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对农 耕常识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乡村的特点, 设立不同系列的知识展板(包括果树知识系列、蔬菜知识系 列、农具知识系列、综合利用系列、农耕常识系列等),使 学校处处有农耕文化教育资源。 3、不同年段,分层教育 我们针对各年龄段的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具 备基地特色的活动项目。例如“农家乐”活动中,组织低年 级学生用模子做糕饼,组织中年级学生洗菜包馄饨,组织高 年级学生包粽子。再如“农耕知识大赛”活动中,针对每个 年龄段的学生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将农耕常识由浅入深地 分段实施,竞赛内容也是如此,让他们能听懂,能参与,才 能有体验,有收获。 4、贴近学生,适应社会 在教育活动中把握特定场所,利用特定时间,营造特定 氛围,设定有利于体验情感、情感震荡的教育氛围,让学生 充分情境化、生活化、人性化、养成化的氛围中激发学习热 情。 五、实践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一年 (1)准备阶段(3-4 月) 1、完成课题研究设计,确定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 2、撰写活动方案 3、加强师资培训,为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人力、物力 基础。 (2)实施阶段(5-10 月) 1、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