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欣赏西湖奇景,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 3、学习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学习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具教具 搜集西湖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搜集的西湖的诗展示。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学生回应)可是?假如诗人的心中一片寒冰,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探究新知 (一)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帮助正音。 3、指名读,检查朗读的正确熟练情况。 (二)译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对比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翻译课文,老师个别指导。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去湖心亭看雪。 2、作者什么时间去的? 是:这;更定: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的计时单位。 3、作者是怎样去的?几个人去的? 引导学生明确: 拏:撑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拥:穿着、带着;独:独自。 第二步(出示两张图片,然学生配上原文内容,并说明理由) 第一幅图:帮助学生理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第二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出示第二段的翻译,设5处错误,让学生寻找。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更会有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牵强(痛)喝了三大碗(杯)就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做客(客居)。急忙(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 (三)赏读课文。 1、这篇短文中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错误------前后矛盾,请你把它找出来。 预设: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学生讨论) 2、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痴)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 3、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一连用了四个“与”,假如去掉,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假如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概。 4、分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张岱《自题小像》 请结合你今日品读到的张岱,尝试思考:张岱的困惑:之人耶有用没用。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美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致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 2、(选做)思考与探究一、二、三。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育诵读能力。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重点: 1、品味写雪语句的精妙。 2、学习白描写情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西湖名胜,自古都是文人墨客们入题的首选。同学们,请你把你所知道的描写西湖的诗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吧。(学生展示完毕,老师多给鼓舞。)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雪景的散文——《湖心亭看雪》。 由用背古诗的方式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年),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寓居杭州。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风雅”生活。明朝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专心著作。他在明末清初堪称大散文家,其小品文声誉极高,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著有百科全书《夜航船》,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 2、写作背景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3、知识链接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亭为楼式建筑,四面环水,亭西为南高峰、北高峰,景色壮观。今亭为1953年重建。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湖心亭为其中一塔。 4、生字积累 拏一小舟(ná)毳衣(cuì) 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 强饮(qiǎng)一芥(jiè) 更定(gēng) 疏通文意 一、重点实词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是日更定矣:结束打更。 余拏一小舟:撑(船)。 拥毳衣炉火:带毛皮的衣服。 人鸟声俱绝:消逝。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竟然,还。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牵强。 客此:客居此地。 二、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矣(代词,这) ②是金陵人(表推断) 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 ②长堤一痕(数词)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 ②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