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探析
高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探析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伟大成就为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也被赋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强化学生文化自信力的现实价值。依托班级管理活动实施爱国教育,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是发挥班级管理育人价值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从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特征入手,简要分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重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挖掘家国情怀培育资源、生涯规划指导、家国梦激励个人梦、开展多元实践活动、坚持以身作则、扎实推进家校共育六大方面阐述高中班级管理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中教育;班级管理;家国情怀;线上育人 家国情怀是埋藏在中华儿女血脉深处的精神根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意蕴与外延不断丰富,集中体现为高中生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将自身价值融入家庭和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情感,且在家国情怀的激荡下,使得当代高中生信仰坚定、道德素质良好、文化观念正确。高中班主任作为最贴近学生的教育主体,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家国情怀,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水平,是高中班主任展现自身育人价值的重要基础。但受到传统班级管理理念、方式的影响,高中生家国情怀培育状况不容乐观,如何發挥班级管理的作用,使家国情怀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高中生实际行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特征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 “家,人之居也;国,家之邦也。”家是个体孕育、生活及成长的主阵地,是构建国家的基本单元;国是由无数家庭所共同构建的地域,是家庭空间、内涵及意义之延伸。家与国既是相对独立的概念,又有着相辅相成的整体关系。从概念层面来看,家国情怀是指对家国的强烈热爱之情,以及在认同家国的前提下为之建设、发展而不懈奋斗的思想意识、崇高追求。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五千年历史中,“家国”一词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该时期中华儿女便形成了对长辈的孝,对君主的忠,也初步形成了家国相互依存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丰富,家国一指家庭与国家,二指家乡,三指国家,从此种层面来看,家国情怀是指自觉承担发挥家庭社会职能并维护家国关系的情感与义务。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家国情怀内涵的研究愈发深入。有学者指出家国情怀是个体认同并热爱集体的心境、包容与接纳集体的胸怀,以及对家国自觉担当的意愿;还有学者认为家国情怀是指在了解国情、国际的前提下主动推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1]。 结合高中生发展阶段、学者对家国情怀内涵的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家国情怀是指对家国永远的情感与信念,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关心骨肉同胞、认同本国文化,从实际行动做起推动国家与民族的进步、发展。 (二)家国情怀的特征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需要深入领会家国情怀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握家国情怀的特征,唯有如此,才能够准确、具体地掌握有助于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宝贵资源。综合而言,家国情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其一为凝聚性。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向前,便是因为中华儿女之间强大的凝聚力。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但中华儿女有着共同的责任目标,在发展中始终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将家国情怀烙印在心中,正是由于家国情怀的凝聚性,才能转化为中华民族奋斗发展的内驱动力、精神力量。 其二为传承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家国情怀的意蕴与内涵不尽相同,但每个时期的家国情怀都以上一时期的家国情怀为基础,从实际情况、新的历史任务出发赋予家国情怀以新的内容与内涵,这便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性特征。我国自古便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这些都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精神财富与宝贵资源,中华儿女也在奋斗中不断传承与弘扬家国情怀。 其三为时代性。家国情怀是主体的理性意识与情感诉求,能够对客观事物做出能动反应。简言之,在不同阶段家国情怀有着不同的表现。封建社会时期,家国情怀主要体现为对长辈的孝,对君主的忠诚。而在新时代,家国情怀不仅包含热爱祖国、家乡、家庭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国际形势出发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2]。 二、高中班级管理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尤其是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班级管理作为教化育人的重要一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与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班级管理重在增强学生凝聚力,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并通过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引领学生思想、指导学生行为。在班级管理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一方面可以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起到催化作用,为学生正确家国观念、良好道德品质、正确审美追求、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的形成注入精神动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使学生思想始终与国家意志保持一致,让学生理性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内心构建道德判断标准。由此可见,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可以通过家国情怀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3]。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受到国际形势、社会风气、文化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管理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高中生价值观、道德观具有波动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尤其是在不良思潮的诱导下,部分高中生自我认知模糊、社会认知匮乏、国家认知片面,容易诱发学生心理及思想问题。而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渗透家国情怀培养,将家国情怀教育常态化,使学生正确意识到自己与社会、国家、他人之间的关系,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能够在日常学习中积极学习理论知识、练就过人本领,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树立远大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人生观念、国际视野,有助于引领当代高中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有助于筑牢“四个自信” 信息经济时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社会中充斥着诸多虚假、负面、非理性信息,会导致学生价值观模糊、价值判断标准不正确、价值取向偏差,进而导致学生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在班级管理中把握好家国情怀的时代性特征,将班级管理活动与社會现实结合为有机整体,积极引入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引导学生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层面分析与认知国家体制的显著优势,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政治认同感。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中高度重视家国情怀培育,引导学生全面、理性且客观地分析国际形势,看待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及信息素养,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与思潮,有助于筑牢“四个自信”,将学生培育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4]。 三、高中班级管理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 (一)挖掘家国情怀培育资源,体现家国情怀时代意义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家国情怀教育有着情感教育的特点,侧重于通过情感渗透以引发学生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