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 一施工测量 ㈠、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和复测 工程上场后,由施工测量人员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范围 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 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测量资料 的移交工作,并按规定作好交接手续;同时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 后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测 量工作。 ㈡、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经纬仪、 水准仪等精密仪器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 点, 增设的控制网点与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 数据完全吻合,同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 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放测前 10 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 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 ;观测仪 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 、施工全过程中,保护和保存好施工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 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5) 、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必要时在监理工程 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二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 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对地层产生扰 动,有可能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 ,危及附近 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控量测, 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优化施工 工艺,变更施工方法,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 ㈠、监控量测的目的 工程上场伊始,组织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 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监测小组 ,及时收集、 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 ,以达到下 列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 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预测基 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 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 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 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使围护结构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 工快捷的效果。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以确 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及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通过监控量测,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 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 ,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 手段。 6、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 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 ㈡、监控量测的内容 ⑴、周边地下管线的位移 ⑵、坑周地表沉降 ⑶、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 ⑷、墙顶水平位移 ⑸、墙顶沉降 ⑹、土体侧向变形 ⑺、支撑轴力 ⑻、工具柱沉降和变形 ⑼、地下水位 ⑽、空隙水压力 1、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检测主要包括: 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墙顶 垂直位移(沉降)监测。监测频率开挖过程中 2 次/天,精度取±1mm。 ⑴、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视准线法进行。即当经纬仪架设调平后 ,在基坑 相反方向找一个固定的目标作为后视方向, 用 T 型尺, 设置在观测点 上,读取数值。一般经纬仪正倒镜 4 次读数,取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初 始值要测两遍,以保证无误。以后每次观测结果与初始值比较 ,求得 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监测仪器:TDJ2 经纬仪、精度±2″。 监测点埋设: 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在墙顶的测点处埋入(或打入)顶部 为光滑凸球面的钢制测钉,测钉与混凝土间结合牢固,不得松动。 ⑵、墙顶垂直位移(沉降)监测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 监测仪器:徕卡 NA2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5mm/km。 监测点埋设:测点布置与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相同。 2、支撑稳定性监测 支撑稳定性监测主要指横撑轴力监测和竖撑变形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支撑轴力计监测支撑轴力的变化 ,将轴力计电阻应变 仪(片)安装在钢管支撑与围护结构间,利用专用的支持器以保证加 装了轴力计的钢管支撑正常工作,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监测仪器:钢弦式支撑轴力计;数字式读数仪. 监测点埋设:支撑轴力监测点共设置 16 处,每施工段(30m)至少设 一组,另在有地质代表性的支撑处加设测点。 监测频率:开挖过程中1次/天、受力稳定后 1 次/周,精度取±1t。 3、地表变形监测 地表变形监测内容包括:地面沉降监测;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监 测;地下管线、 构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 中1次/天、开挖过程中 2 次/天、主体结构施工中 2 次/周,精度 取±1mm。 ⑴、坑周地表沉降监测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 监测仪器:徕卡 NA2 型精密水准仪、精度 0。5mm/km. 监测点埋设:每隔 15~20m 一组,共计 40 处。测点为顶部光滑的具有 凸球面的钢制测钉,测钉打入土体中0.8~1m,测钉与土体间不允许 松动。 ⑵、地下管线、构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对地下管线、 构筑物的监测主要是防止出现由于埋设处土层位移 而导致地下管线、构筑物产生变形,以及防止管线的接头部位由于变 形产生开裂泄漏的事故。 测点分布于每条管线上,范围为基坑两侧各50m,点距15~20m(管 线处于基坑中的部分施工中采取特殊的悬吊保护措施 ,因此监测只对 其在两侧土层中的部分进行),测点直接与被监测的管线和构筑物相 连接,每侧接近基坑的两个测点加测水平位移。 4、周围建筑物监测 周边建筑物监测主要是通过对被保护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从而了 解是否发生会引起倾斜或开裂的基础不均匀沉降 .监测频率围护结构 施工中1次/天、开挖过程中2次/天、主体结构施工中2 次/周,精度 取±0.2mm。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 监测仪器:徕卡 NA2 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5mm/km。 监测点埋设:在需保护的毗邻建筑物的柱、桩、地面处设置测点。 5、地下水位变化监测 地下水位变化监测包括大口井降水效果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 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中 1 次/2~3 天、土方开挖1次/天、主体施 工 1 次/2~3 天,精度取±10mm. ⑴、降水效果监测 监测方法:预埋水位测点在基坑外的土体内,测量水位的沉降 ,了解 降水效果。 监测仪器:徕卡 NA2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5mm/km。 监测点埋设:观测井布置在基坑两侧,距围护桩1~2m。 ⑵、空隙水压力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孔隙水压力计测量,其读数可反映降水效果和土体内孔 隙水压力变化情况. 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读数仪。 监测点埋设:共设 4 个监测点.采用挂布法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分别布 置于主体结构的顶板、中楼板、底板和围护桩入土段。监测结果的计 算处理系统。 ㈢监控量测的程序 工程监控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