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 1 1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S C.Fe SO3 FeCl3 H2SO4 FeCl2(aq) B.SiO2 D.Al2O3 Na2SiO3(aq) NaAlO2(aq) H2SiO3(胶体) AlCl3(aq)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A 错误; B、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SiO3↓+2NaCl,故 B 正确; C、2Fe+3Cl2=2FeCl3,2FeCl3+Fe=3FeCl2,故 C 正确;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生成三氯化铝,故D 正确; 故选 A。 2.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 NaHCO 3、NaHSO4、KH2PO4、KHPO4 等。已知 H 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 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 3PO2 属于二元酸 C.NaH 2PO2 属于酸式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于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2PO2,故 H3PO2为一元酸, 故 A 错误; B.由于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2PO2,故 H3PO2为一元酸,故 B 错误; C.由于 H3PO2为一元酸,故 NaH2PO2属于正盐,故 C 错误; D.由于 H3PO2为一元酸,故 NaH2PO2属于正盐,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睛】 在酸的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根据 盐中能否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将盐分为正盐和酸式盐和碱式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 量的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2PO2,故 H3PO2(次磷酸)为一元酸,把握概念是关键。 B.H 3PO2 属于三元酸 D.NaH 2PO2 属于正盐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④电解 MgCl2时阳极产生 Mg C.步骤③将晶体置于 HCl 气流中加热是防止 MgCl2水解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从海水中提取镁,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故A 正确; B. 步骤④电解 MgCl2时阴极产生 Mg,故 B 错误; C. 步骤③将晶体置于 HCl 气流中加热是防止 MgCl2水解,因为 MgCl2会水解,故 C 正确; D. 上述工艺流程中氢氧化镁生成氧化镁和水是分解反应,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是复分解反 应,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 正确; 故选:B。 4.中华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关于诗词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中的“脂”能够水解 B.“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不耐酸碱 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铜 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酸性、碱性环境都能发生水解,故A 正确; B.蚕丝成分为蛋白质,具有两性,能与酸、碱反应,所以不耐酸碱,故B 正确; C.诗句中的“翠色”与氧化铜的颜色不相符,因为氧化铜是黑色,所以诗句中的“翠色”不可 能来自氧化铜,故 C 错误; D.“墨滴”是碳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故D 正确; 故答案为 C。 5.下列对胶体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胶体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胶体微粒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在不停地运动着 D.Fe(OH)3胶体微粒能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能吸附阳离子NH4+,所以有保肥作用,故A 正确; B. 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 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B 正确; C. 胶体微粒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故C 正确; D.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Fe(OH)3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 错误; 故选 D。 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诗文 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古诗文 A 《华阳国志》中记载:“取井火 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 B 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 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 璃可盛” C 《天工开物》中记载:“世间 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抱朴子》中记载:“丹砂 D(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 成丹砂” 文中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文中“丝、麻、裘”的主要成分 都是蛋白质 “强水”是指氢氟酸 化学知识 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 A.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 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故A 正确。 B.能蚀五金可知为王水,是浓盐酸、浓硝酸的混合物,而HF 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 应,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仪器盛放,故B 错误; B.BC.CD.D C.《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麻”指的是纤维 素,主要成分是多糖,丝、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 错误; 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 HgS 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 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 升华和凝华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比例,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C.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可获得Fe(OH)3胶体 D.CO 2 与Si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大,发生有效碰撞的几 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A 正确;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 能,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二者,但丁达尔效应不是本质区别,故B 错误; C.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获得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应将饱和 FeCl 3 溶液滴加至沸水中至溶液变为红褐色,故C 错误; D.CO2与Si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硅不与水反 应,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不能和水反应,可以和氢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