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养蚕观察记录(已批注)
幼儿观察记录表 儿童姓名(及年龄) 潼潼(5岁、橙色衣服)、彧晟(5岁5个月、蓝色牛仔)、梓晨(5岁5个月,红色外套)、啸飞(5岁4个月,黑色外套) 观察者 相老师 班级 中七班 观察时间 2018.4.10 观察背景 浒墅关镇是一个蚕桑文化老镇,我园开展了《蚕之乐》主题活动,结合课程的开展,我们班里饲养了很多蚕宝宝。这次观察,就是在上午点心过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孩子们在科学区里观察蚕宝宝时所发生的案例。 观察目的 幼儿在自发观察中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既然是自发观察,就肯定是有兴趣的 观察实录 行为分析 9:10-9:13 吃完点心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几个具体是几个,把数量写出来 小朋友在科学区观察蚕宝宝。 大家都围在蚕宝宝身边,梓萱说:“蚕宝宝怎么走路的?”彦彤说:“蚕宝宝没有脚的,它是用身体走路的。”潼潼听见了连忙说:“蚕宝宝有脚的,它是用脚走路的。”说着,潼潼拿起一个放大镜对着蚕宝宝看了起来。“你们看,我就说蚕宝宝有脚的。你们看不清楚,它的脚太小了,用放大镜看就看得清楚了。” 小朋友们听了,也拿起放大镜观察了起来。这里的描述太笼统,是每人一个放大镜,还是几个人拿一个放大镜,具体怎么观察的,这些都需要详细记录 这时,潼潼把蚕宝宝放在手心里,看着蚕宝宝在她手里蠕动起来。她捧着蚕宝宝笑了起来,“你们看蚕宝宝的脚在动,它在挠我痒痒。” 9:15-9:22 彧晟说:“我能把蚕宝宝放在我手上吗?我想让它在我手里爬。”梓晨笑着说:“你不怕吗?”彧晟说:“不怕。蚕宝宝是草食动物。”说着他把蚕宝宝放在自己手里,蚕宝宝在他手里动来动去。彧晟和梓晨笑了起来。彧晟对梓晨说:“你也试一试。” 梓晨犹豫“犹豫”是主观判断的描述,教师需要用白描的手法详细记录孩子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了一会儿,慢慢地把蚕宝宝放在手里,这里可以更具体些,比如用哪几个手指头,怎样拿蚕宝宝的 低着头皱着眉看着手里的蚕宝宝。梓晨反复的可以详细描述说了几遍 问:“蚕宝宝真的是草食动物吗?它不会吃我的手吧?”大家回答他当然不会了。谁,怎么回答的,应该把具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啸飞也把蚕宝宝放在手里,还拿了一个放大镜,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蚕宝宝。过了一会儿,啸飞笑着对我说:“蚕宝宝真的没有咬我的手。” 从探究兴趣来看,彦彤提出的蚕宝宝有没有脚的话题激发了大家浓厚的探究欲望,带动了身边的孩子进行观察和思考。 从探究能力来看:在彦彤说提出自己想法“蚕宝宝没有脚”时,潼潼能通过语言介绍、借助放大镜观察、将蚕宝宝放在手心感受蠕动等方法进行反驳,纠正小伙伴的错误认识。从中看出潼潼对蚕宝宝有没有脚是有一定经验的,并且她能使用工具,用实际行动探究,为自己观点收集证据,并带动其他幼儿一起探索解决问题。并且乐在其中。 怕被蚕宝宝咬,引发了新一轮关于蚕宝宝吃什么的探究兴趣。 梓晨、啸飞对于蚕宝宝的食性特征不太了解。孩子们把蚕宝宝放在手上,通过亲身实验来探究及证实蚕宝宝是不是食肉中看出,孩子们是通过直接的感知来获取经验。 彧晟将蚕宝宝定义为“草食动物”,说明他对蚕宝宝的食性以及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有粗浅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蚕宝宝是昆虫而不是动物,这点孩子们并不知道。 分析: 1.幼儿的探究兴趣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此次探究是幼儿自发自主的,老师并没有干预,也没有给孩子什么观察任务,但是孩子们对蚕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引发了许多的探究问题,也通过主动的发现和探索,了解了蚕的差异及基本习性等,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非常专注。这里的分析仅仅只针对这个案例进行,而不是对整个主题活动中的所有的活动进行分析。在案例中,孩子的问题只有两个“蚕是 怎么走路的”,“蚕是不是食草的”。 可见通过此类饲养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对动植物的兴趣,萌发幼儿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了解自然的愿望,达到《指南》科学领域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的目标。 2.幼儿的探究能力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应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这一发展目标在本案例中并没有体现,本案例主要指向的是能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索,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 发现其相同和不同。 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在这个案例中,5个孩子在自发的观察活动中都愿意动手动脑提出问题,大胆猜测,甚至有的能借助自身经验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用眼睛观察、通过工具细致观察、利用触感体验蚕的爬行等探索蚕的特点,对于蚕的外形特征有了基本的认识。 3.案例的潜在价值 这个蚕的观察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不断的积累经验,也是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的过程。 如果我们引导幼儿把这些技能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会帮助孩子们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们不断形成的能力和学习品质,并不是单纯的技能,也不局限于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运用。 下一步计划: 继续给孩子们提供饲养、观察蚕的环境,激发和保护其好奇心与探索欲望,鼓励孩子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满足他们直接感知的需要。同时:在以下方面予以改进和支持。 孩子对于蚕的食物存在困惑,就此话题进行讨论、猜测,然后根据孩子的猜测,引发提供各种食物进行实验,加深其探究的行为和能力,以此获得答案、验证猜测。 后期我们准备投放关于蚕的书籍、养蚕视频资料、引导亲子查阅资料、持续进行跟踪观察等等方法,帮助幼儿拓展经验,丰富幼儿对蚕的准确认识。另外,除放大镜外,提供有更多的探索工具,比如温度计、清洁网等支持满足孩子更多的探究兴趣。也可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生成蚕有关的各种活动,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 《指南》中指出,应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因此,下一步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还想知道蚕的哪些秘密,思考如何能了解这些秘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同时让孩子将自己每次观察发现的蚕的变化、蚕的异同等等,通过图画、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观察记录,帮助孩子梳理对蚕的认识。这一段可以把关键策略提取出来分点阐述. 1. 组织幼儿对蚕的食物进行讨论、猜测。根据孩子的猜测,提供各种食物进行实验,加深其探究的行为和能力,以此获得答案、验证猜测。 2. 投放关于蚕的书籍、养蚕视频资料、引导亲子查阅资料、持续进行跟踪观察等等方法,帮助幼儿拓展经验,丰富幼儿对蚕的准确认识。 3. 提供有更多的探索工具,比如温度计、清洁网等支持满足孩子更多的探究兴趣。 4.提供相应的表征材料,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还想知道蚕的哪些秘密,思考如何能了解这些秘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同时让孩子将自己每次观察发现的蚕的变化、蚕的异同等等,通过图画、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观察记录,帮助孩子梳理对蚕的认识。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