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题库及答案-每周答题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习近平同志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一文中提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_____”。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答案】贫困意识) 2、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答案】共同富裕) 3、201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_____。(【答案】破旧立新) 4、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_____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答案】精准扶贫) 5、2016年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_____。(【答案】供给侧) 6、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托底。所以,我说小康不小康,关键_____,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答案】看老乡) 7、2018年4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_____”。(【答案】好不好) 8、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_____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_____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答案】政府#金融) 9、_____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答案】创新) 10、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_____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要靠发展。(【答案】就业) 11、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_____起决定作用还是_____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答案】市场#政府) 12、百年大计,_____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答案】教育) 13、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其特点之一就是从高速增长转为_____。(【答案】中高速增长) 14、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_____,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答案】守住民生底线) 15、“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_____。(【答案】共享) 16、_____,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答案】发展为了人民) 17、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媒体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指出_____,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答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8、“生态兴则文明兴,_____”。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答案】生态衰则文明衰) 19、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来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_____。(【答案】金山银山) 20、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时_____。(【答案】脱离群众) 21、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_____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答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2、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_____。(【答案】发展生产力) 23、人民立场就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_____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答案】群众路线) 24、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揭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_____。(【答案】经济发展方式) 25、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一起喊出“_____”的响亮口号,今天我们仍然要叫响这个口号。(【答案】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26、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就把_____作为基本国策。(【答案】保护环境) 2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_____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答案】国家安全) 28、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是_____。(【答案】民主集中制) 29、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被称为“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称号,他的名字是_____。(【答案】于敏) 3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_____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答案】民族未来) 31、孔繁森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政协原主席。他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称号,称他是“_____”(【答案】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3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_____,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答案】生命共同体) 33、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_____、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答案】能力不足危险) 34、郎平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和其他队员一起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如今又把中国女排重新带上巅峰。郎平和她的队友塑造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名称是“_____”。(【答案】女排精神) 35、2011年,湄公河金三角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惨案,两艘中国商船遇袭,13名船员全部惨死,并被栽赃为毒贩。电影《湄公河行动》以湄公河惨案为原型,讲述了我国警方为破获此案付出的巨大努力。影片开端,当公安部得到中国商船遇害的消息,立刻调动最强警力,并竭力促成_____的成立,联合多国力量,势必要还十三名中国船员一个清白,给中国老百姓一个交代。(【答案】四国联合专案组) 36、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_____发展水平。(【答案】哲学社会科学) 37、袁隆平是科学家,但整天在田野里。他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被称为“_____”。(【答案】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38、在电影《雷锋》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星期天,雷锋去卫生连看病的途中经过了一处_____,听到广播中说砖供应不上了,他二话不说,借了辆小推车,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答案】建筑工地) 39、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