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能力建设提升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作风能力建设提升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作风能力建设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篇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按照县委《关于印发x县“严、实、细”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字〔2023〕x号)文件精神,现就教育系统开展“严、实、细”作风建设活动,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落实省委x全会、市委x全会和县委x全会精神,一以贯之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对照“严、实、细”要求,主动服务大局、突出问题导向、靶向整改提升、推动常态长效,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实干之风,增强干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师生、防范化解风险和狠抓落实的能力本领,激励全系统形成“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良好氛围,为着力打造x教育中心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整治重点 按照更高更严的干部作风能力建设标准,结合近年来市县联动巡察、教育领域专项整治、“我对教育有话说”意见建议征集以及群众反映和案件暴露问题,重点查找和整治以下问题: (一)作风不严方面 1.管党治党不严。对分管领域失管失察,不履行“两个责任”,党风党纪抓得不紧,教育监督管理“宽松软”;党组织软弱涣散,“三会一课”流于形式;对错误行为不发声,甚至参与其中。 2.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严,“四风”问题禁而不绝;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落实不力;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执行不严,该请示报告的隐瞒不报,漏报虚报迟报、报喜不报忧;对上级文件规定、职责任务和单位制度执行不严。 3.日常管理不严。干部作风涣散,迟到早退、“点卯式”上班,违规批假、屡屡续假、吃空饷、逾假不归;制度只挂在墙上、标准落不到实处,职责不清、奖惩不明;内部苦乐不均,不干事的却要待遇,是非界限不清,香的不香、臭的不臭。 4.领导把关不严。对上级确定的重点任务做不到“四个亲自”,只往下压任务,不了解实情、不破解难题;不拔高工作标准、不传导责任压力,得过且过;对重要文件、汇报、方案、规划缺乏指导和把关,流于只签字、不审核、不负责。 5.督查考核不严。督查过频、重复督查,名目较多、标准不一、随意性大,督促整改不力;借督查、考核、排名之机捞好处、乱张口,考核标准执行不严,打印象分、人情分,有失公道。 6.学风文风不严。学习计划空留在纸上、学习内容仅放在会上,集体学习只念文件、不谈心得,学习效果未入心入脑;文稿剽窃应付、夸大成绩、内容空洞,以文件落实文件,照搬照抄、“假大空”,甚至错字别字司空见惯。 7.会风会纪不严。会议审批不严,规模过大、时间较长;讲话冗长重复、内容老调空洞;以会议落实会议、重复召开;迟到早退替会、无故缺会,会上交头接耳、随意进出;开会不记笔记,不认真把握会议要求和安排任务,会后一散了之。 8.规矩意识不严。对上级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听安排;大局观念不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我膨胀,不听上级招呼、不受批评教育,自以为是甚至内部搞“小圈子”;不按制度程序办事,层级汇报执行不严,越级汇报呈签程序不合规矩。 9.监管执法不严。对行业乱象不抓不管,监管不公正,选择性执法、“钓鱼”执法,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变相刁难、滥用职权、执法违法。 10.廉洁律己不严。违规收受服务管理对象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娱乐活动;借婚丧喜庆刻意通知人员、大操大办、聚财敛财,违规兼职取酬、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无视生活纪律;以权谋私,违规经商办企业。 (二)作风不实方面 1.解放思想力度不大。工作求稳怕乱、瞻前顾后,思想僵化、行动迟缓,缺乏开拓创新、敢闯敢试意识;遇到问题不想办法,不为工作想出路、只为困难找借口。 2.干事创业劲头不足。思想和行动上有享乐主义倾向,牢记初心、常照镜子反省不够;工作平铺无特色,懒于总结无亮点,习惯干事务性工作;躺平意识作祟,把“不会不懂”挂在嘴边,做官僚、上推下卸,不贪不占也不干。 3.政策要求把握不准。对上级政策学得不深、吃的不透、思考不多,对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机械执行、片面理解、简单操作,甚至打折扣、搞变通、自行其是。 4.工作统筹协调不强。定措施随意性大,说了不抓、定了不办,新官不理旧账;缺乏统筹能力,对上级考核的抓得多,对不考核不关注的用力少,工作短板突出、欠账较大。 5.重点任务盯得不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不强,亲力亲为不够;一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停留在规划中,对上级安排的重要任务层层交办、效果打折。 6.躬身推动工作不实。习惯把安排了、部署了等同于落实了,把开会了、发文了当落实了,当“二传手”、甩手掌柜;平常敷衍应付,汇报滥竽充数;行动跟不上、选择性落实,不考虑工作怎样推进,先看干事有没有风险,自己会不会担责。 7.问题整改抓得不够。对上级发现指出的问题认领不全面,整改措施不务实,把精力用在拿方案、做台账上,存在“纸上整改”、虚假整改、整而未改现象,整改实效不明显。 8.基层减负效果不佳。深入基层调研陪同过多、走马观花,缺乏务实管用举措,不考虑基层感受和反响;文多会多让基层疲于应付,政令反复、指挥失当让基层做无用功;不切合基层实际,盲目搞“一刀切”。 9.服务群众效能不优。办事效率低,态度生冷硬;人为设置条件、抬高门槛,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落实不力,让群众反复跑、多头跑;对群众反映问题漠视忽视、久拖不决。 10.基层情况掌握不透。工作底数不清、问题不明,人没有沉下去;对工作只说“不行”,不说“怎么行”,情况不熟、胸中无策、手中无招;办公室听汇报多,深入一线督导少。 (三)作风不细方面 1.钻研业务不认真。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暮气有余,创新不足,当“老油条”;对上级决策部署不研究,大而化之、搞大呼隆;对负责工作缺乏全面深入思考,业务不精、政策不清、方法不多,缺乏履职所需的能力本领。 2.粗枝大叶不细心。工作不用心、不细心,敷衍应付、草草了事;定目标计划盲目随意,汇总数据、梳理工作、衔接任务疏忽大意;制定的方案规划不具体、责任不明确,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一纸空文。 3.办文办会不严谨。文件空洞冗长、上下一般粗,收发文登记签发管理不规范,字迹签名潦草随性、有失大雅,文号错误、格式不对、文种不准;会议通知不全,议程衔接不到位,会标、座次、材料疏漏,会议报道质量不高、把关不严。 4.办事拖拉不主动。落实领导同志批示不积极、不扎实,反馈办理结果不及时,未形成闭环;对上级关注工作不汇报,问了无结果、不了了之;工作疲沓“慢半拍”,习惯等靠看,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对民生诉求回复不及时、办理有偏差。 5.协调对接不顺畅。内部职责权限不清,运行“中梗阻”、推诿扯皮,出问题只找理由,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股室、综合单位之间对职责交叉、相互协作事宜不沟通协调,把办事教师、群众夹在中间“踢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