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如何走出极困极难时刻
曾国藩如何走出极困极难时刻 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挑战来源于疫情、市场、国际格局变化等诸方面。怎么度过这样极其困难的时刻?希望曾国藩的经历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 引子:余平生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今天的话题先从曾国藩的一首诗说起: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据说TCL董事长李东升先生特别喜欢这首诗,专门将这首诗挂在了自己办公室里。李东升先生被誉为“左手韦尔奇,右手曾国藩”,是中西合璧的企业家。去年12月,我应邀参加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在海口举行的年会,见到了李东升董事长,就跟他求证这个传言是否属实。他说:是的,确有其事。2000年左右,TCL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内外交困。他说自己那段时间特别焦躁,但在读到这首诗之后,内心一下子平静下来,从此以后就非常喜欢这首诗。 这首诗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曾国荃打下南京之后,满心以为清政府会给他大赏,但是没想到清政府反而忌惮他功高震主,追究他的失误和责任。同时,各种各样的嘲讽、猜忌全部压了过来。重重压力之下,曾国荃不得不以生病为理由辞职回家。这是曾国荃一生最低落的时期。曾国藩特作此诗来开导曾国荃。 “左列钟铭右谤书”。你立下大功,做成大事,国君为了表示不忘你的功劳,特意铸了一口钟,并列上了你的名字;但是,诽谤你的文书同时已经堆满了国君的桌子。 “人间随处有乘除”。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世事。有人给你做乘法,就一定会有人给你做除法。遇到顺境,也必须做好转入逆境的准备。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屠羊说的故事出自《庄子·让王》。屠羊说是一个内心坦荡,对于得失成败、功名利禄看得非常淡的人。你低头一看《庄子》屠羊说的故事,就会明白成败得失、兴衰荣辱、顺境逆境,其实都是浮云而已。 这是一种非常坦荡的胸怀。 我为什么从这首诗开始讲呢?因为这首诗里面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曾国藩自己从极困极难之中走出来的经历,这种力量影响了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更在150多年后还影响了李东升这样的优秀企业家。 曾国藩曾讲过自己一生的经历:“余生平吃数大堑,而癸丑六月不与焉。第一次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第二庚戌年上日讲疏,内画一图甚陋,九卿中无人不冷笑而薄之;第三甲寅年岳州靖港败后,栖于高峰寺,为通省官绅所鄙夷;第四乙卯年九江败后,赧颜走入江西,又参抚、臬,丙辰被困南昌,官绅人人目笑存之。” 我这辈子啊,有几次大的困境,咸丰三年六月与湖南官场势同水火,最后被赶出长沙,那次还不算什么。 第一次是道光十二年,当时曾国藩还是秀才。学台(省级教育负责人)公开指责他的文章文理不通;第二次是道光三十年,当时曾国藩是翰林,给皇帝讲课时画的一个图特别丑,被九卿冷笑瞧不起;第三次是咸丰四年,曾国藩第一次带兵,在岳州、靖港先后打了败仗,被迫在长沙城外的高峰寺暂时栖身,全省官员和士绅都用鄙夷的眼光看他;第四次是咸丰五年,他在九江再次战败,最后厚着脸皮进了江西南昌。接下来他弹劾江西巡抚和省政法负责人,结果第二年自己被困在南昌,官绅人人都兴高采烈地看他的笑话。 这就是曾国藩的“五堑”。其中第三大堑是靖港之败。当年湘军刚练成,曾国藩也没有作战经验,不太会打仗。曾国藩跟手下制定了一个打湘潭的作战计划,前面五个营由其他将领率领已经先出发了,他准备带剩下的五个营作为后应。就在他刚要带后面这五个营出发时,有靖港的民团过来报告,说是靖港的太平军防御非常薄弱,而且民团在太平军内部还有内应,所以建议曾国藩去打靖港。曾国藩认为这是一个检漏的好机会,就临时改变了湘潭作战计划,率领剩下的五个营兴冲冲地去打靖港。没想到是这个圈套,前面的部队吃了败仗,就开始后退。前军一退,后面的部队见势不好,也掉头就跑。曾国藩眼看整个部队即将溃散,就在桥上立一杆旗,上书五个大字“过此旗者斩”。没想到湘军看到后,纷纷从旗旁绕了过去,部队很快散完了。 曾国藩本来最瞧不起一打仗就溃散的绿营兵,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练的湘军连绿营都不如。此时他跟长沙官场的关系本来就特别紧张,这样的失败,还不知道会遭到什么样的冷嘲热讽呢。所以非常沮丧,越想越恼,在回去的船上趁人不备,一头扎到河里自杀。好在手下看出他神色不对,后面偷偷地跟着他,一看不好赶紧跳下河去,七手八脚把他捞了上来。 回到长沙后,果然是各种嘲讽都来了,有人甚至说湘军没用,干脆解散得了。曾国藩没脸进城,躲在城外的高峰寺,给皇帝写了遗折,给家里写了遗书,让弟弟准备好一口棺材,准备再自杀。但就在这时,传来了湘潭大捷的消息,他派出打湘潭的先头部队打了大胜仗回来了。这样一来,曾国藩也就不用自杀了,总算过了这一关。 曾国藩自己讲的第四堑,是他在江西的经历。曾国藩在江西前期极其困难,一是仗打得不好,二是官场关系也一塌糊涂,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已经到了“通国不能相容”的地步。他在给皇帝的折子中讲过他当时在江西的情况:“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完全是焦头烂额、走投无路。《湘军志》的作者王闿运说,多年后他读到曾国藩给皇帝写的这个折子,不禁还要为曾国藩当年在江西之苦而泪目。 其实上面这些挫折,还都不算什么。曾国藩最大的失败,是咸丰七年跟皇帝要官未成,反遭罢免。曾国藩在江西南昌时处境极差,他认为原因是自己没有地盘、没有权力,所以他给皇帝写了一个折子,意思是没有巡抚的位子就没办法带兵,即使能带兵也无法筹饷,我现在 “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术”,再这样下去恐怕要给你贻误大局了。言外之意是你再不给我巡抚,那我不干了。没想到曾国藩高估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官没有要成,反而被皇帝剥夺了兵权,被迫回家守制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是他一生真正的至暗时刻。但曾国藩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并且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悔大悟、脱胎换骨,迎来一生真正的辉煌。 今天我们看曾国藩的一生并不平顺,屡战屡败,但他屡败屡战。梁启超对曾国藩有一段评价,说曾国藩并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同时期的杰出人物中是最笨的一个,一生一直处于逆境,但最后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了三不朽,其成就震古烁今,无人可比,原因就是“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在梁启超看来,曾国藩的成就完全是在逆境中困知勉行,锤炼而成。曾国藩自己也讲过一句话:“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挫折屈辱,反而变成了曾国藩提升自我的最好机会。 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放弃、沮丧、抱怨、悲观,另一种是积极奋斗、不屈不挠、愈挫愈勇。逆境中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领导力水平。我讲过一句话:逆境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成人礼。人生亦如此,如何看待逆境至关重要。逆境中不同人的不同的反应与选择,往往是不同人生的分水岭。湘军统帅胡林翼曾经讲过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世自乱而我心自治,斯为正道。”越是在动荡和不确定的环境,就越要找到自己内心确定的东西,从而用从容和定力去应对逆境和不确定。的确,我们不能改变大的外部环境,不能改变处于逆境的现实,但人是有能动性的,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态与反应,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