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件:02社会化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概念一、概念 1.1. 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 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 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 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2.2. 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严格地说,是未 完成社会化的个体。 3.3. 社会化的执行者社会化的执行者 与社会化有关的人们。 4.4.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经验、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与之相符 的各种心理状态。 5.5. 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化的结果 教化个人,使之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有一定个性的社会有效成 员。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特性二、社会化的基本特性 社会强制 性 个体能动 性 终身持续 性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一、社会教化一、社会教化 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 的过程 。 1.1. 社会教化的共同内容社会教化的共同内容 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导行为规范 培养社会角色 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 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社会的缩影和侧面。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2.2. 家庭的社会教化功能家庭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 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 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 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 行为准则。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关于家庭影响的研究关于家庭影响的研究 父母态度 家庭气氛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西蒙兹认为,父母 与孩子之间有两个基 本要素,一是接受— 拒绝,二是支配—服 从。 这两种基本要素 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于 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作 用中,可以组成二维 坐标系统。 父母态度父母态度 服从 放任无视 O 接 受 拒 绝 溺爱残忍 支配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父母态度父母态度 坐标上的 O 点是最理想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 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 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 西蒙兹比较了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 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 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后者 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 西蒙兹还比较了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 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信心; 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鲍姆林德 ( BAUMRIND ) 把父母态度 分为三类 专断型专断型 这些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并 要孩子遵守规定很死的行动准则。他们要求 绝对服从,惩罚严厉。这种父母不太容易被 孩子接近,孩子常觉不满、畏缩不前和不信 任人,智商低、易怒。 随意型随意型 这些父母对孩子无要求,让孩子尽可能自 己管理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孩子可依赖的源 泉,但不是标准的传授者和榜样。做决定与 孩子商量,从不惩罚,不控制,较温暖,但 对未成熟的孩子缺乏控制。 权威型权威型 这些父母试图合理指导孩子的行动,注意 启发儿童,有必要时坚决控制。但他们会解 释这样做的理由,鼓励孩子同他们交换意见 ,多鼓励、少惩罚。这些孩子能自立、自控 ,很自信,有探索精神并且对生活心满意足 ,易于合作。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父母态度父母态度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父母态度父母态度 控制点指人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 行为结果的控制程度。 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 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 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 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研究表明,内控者比外控者学习更好。 戈登( 1981 )认为,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 制点密切相关,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 ;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 教养,允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 道理。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关于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关系,赖德克从 六个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 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 ,没有人缘,不会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 心,对奖罚漠不关心。后者的儿童有人缘,体谅人,天真 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吵 架。 自由度: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 不好。 惩罚严厉程度: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 见麻木不仁,不会体谅别人,优柔寡断。 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行为无显著差异。 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无显著差异。 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 ,少竞争心,合作,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 定,不调皮捣蛋。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父母态度父母态度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 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师、同 学、校规校纪以及责任、义务等因素的影响 下,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3.3. 学校的社会教化功能学校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社会行 为规范的体现者。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 系。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ROSEHTHALROSEHTHAL ,, R&TACOBSON,L,196R&TACOBSON,L,196 8 8 ))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 , 随机抽取 20% 的儿童 告诉各任课教师说 , 通过智力测验发现 , 这些儿童具有 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 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 应”。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布洛菲和古德 布洛菲和古德(( BROPHY ,, J ,, E & GOOD ,, S ;; 1974 ))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学生的 成绩,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基于期望,教师以不 同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 做出回应。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 望的行为。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 变。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作用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 社会化 身体的特征 学生的性别 社会经济地位 测验成绩 教师对其兄弟姐妹的了解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作用 R. 布朗( BROWN , R ; 1976 )对决定教 师期望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