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传染病:有各种病原微生物(朊病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3、口腔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麻疹前驱期尚的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价值,斑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为0.5~1mm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周围有红晕,初起时仅数个,1~2天内迅速增多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形成表浅的糜烂,似鹅口疮,2~3天内消失。 4、干性霍乱:一种罕见的暴发型或中毒型霍乱,起病急,发展迅速,尚未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即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5、玫瑰疹: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d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d内变淡消失,可分批出现。有时可变成压之不退色的小出血点。 6、科普利克斑:见于90%的麻疹病人,起病2-3天,双侧第一臼齿颊粘膜上,为0.5~1mm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改斑点逐渐增多可相互融合,一般在2~3天内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7、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是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制侵入定位于机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并生长繁殖的特定过程。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10、机会感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时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引起宿主损伤的情况。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在逐渐减轻,但体温还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在度升高,出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现象。 12、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到达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如伤寒、疟疾、菌痢。 13、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轻微引起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14、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5、窗口期: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的时期。 16、瑞氏综合症:是由脏器脂肪浸润所引起的以脑水肿和肝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17、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开始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8、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1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者慢性携带者。 20、病毒性肝炎:有多种病毒肝炎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21、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为特征。 22、肾综合征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3、伤寒:有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环脉、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24、细菌性痢疾:有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 25、细菌性食物中毒:由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胃肠型和神经性两类。 26、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多数病人有轻度腹泻,少数重者表现为剧烈腹泻,导致脱水和循环衰竭。 27、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颤、高热。继之以大汉后缓解为特点。 28、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黑尿病)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简答题】 1.试述感染过程可能出现哪几种表现 ①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②隐形感染:最常见的感染形式仅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查发现,病原体被清除少数可变为携带状态 ③显性感染: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变化,麻疹水痘等大多为显性感染,病原体可被清除且获得免疫力(部分传染病免疫不牢固可以再受感染发病),小部分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④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或带虫者等。其共同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 ⑤潜伏性感染:在此期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是在每种传染病中都存在。 2.试述霍乱的诊断标准 ①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②在霍乱疫区,流行期间内有典型的霍乱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虽然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并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条件可做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或4倍↑者可诊断 ③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者前5d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有以上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 3. 试述典型乙脑极期的表现 极期:病程的第四到十天除初期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 a高热:体温常高达40C,一般持续7-10d,重型者可达3w以上 b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 c惊厥或抽搐:有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d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衰,脑实质病变尤其是延脑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 e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脑膜刺激征,肢体强直性瘫痪,肌张力增高 f循环衰竭:少见。常与呼衰同时出现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和胃肠道出血。 4.流脑与乙脑的鉴别要点 ①病原体:细菌(脑膜炎双球菌)/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②寄生部位: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中枢神经系统 ③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病人中间宿主家禽畜 ④传播途径:呼吸道直接传播(飞沫传播)/通过媒介蚊传播 ⑤发病季节:冬春/夏秋 ⑥特征:化脓性炎症/变质性炎症 ⑦发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10y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