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假如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 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1mm I90 n n 200mm L I x 5. 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假如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假如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 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1)首先考虑光束射入玻璃球第一面时的状态,使用高斯公式 会聚点位于第二面后15mm处。 (2)将第一面镀膜,就相当于凸面镜 像位于第一面的右侧,只是延长线的交点,因此是虚像。 还可以用β正负推断 (3)光线经过第一面折射, 虚像 第二面镀膜,则 得到 (4) 在经过第一面折射 物像相反为虚像。 6.一直径为400mm,折射率为1.5的玻璃球中有两个小气泡,一个位于球心,另一个位于1/2半径处。沿两气泡连线方向在球两边观察,问看到的气泡在何处假如在水中观察,看到的气泡又在何处 解 设一个气泡在中心处,另一个在第二面和中心之间。 (1)从第一面对第二面看 (2)从第二面对第一面看 (3)在水中 9. 一物体位于半径为r 的凹面镜前什么位置时,可分别得到放大4倍的实像,当大4倍的虚像、缩小4倍的实像和缩小4倍的虚像 解(1)放大4倍的实像 (2)放大四倍虚像 (3)缩小四倍实像 (4)缩小四倍虚像 11一直径为20mm的玻璃球,其折射率为,今有一光线一60入射角入射到该玻璃球上,试分析光线经玻璃球传播情况。 解在入射点A处。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I I I I I I I I I ∴在A点处光线以30的折射角进入玻璃球,同时又以60的反射角返回原介质。根据球的对称性,知折射光线将到达图中B点处,并发生折射反射现象。 同理由B点发出的反射光线可以到达C点处,并发生反射折射现象 B点的反射光线可再次到达A点,并发生折、反现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光线以60入射角射入折射率为的玻璃球,后,可在如图A,B,C三点连续产生折射反射现象。ABC构成了玻璃球的内解正三角形,在ABC三点的反射光线构成了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同时,在ABC三点有折射光线一60角进入空气中 事实上光照射到透明介质光滑界面上时,大部分折射到另一介质中,也有小部分光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 当光照射到透明介质界面上时,折射是最主要的,反射是次要的 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 5.一个薄透镜对某一物体成实像,放大率为,今以另一个薄透镜紧贴在第一个透镜上,则见像向透镜方向移动,放大率为原先的3/4倍,求两块透镜的焦距为多少 解 7.希望得到一个对无限远成像的长焦距物镜,焦距,由物镜顶点到像面的距离L,由系统最后一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工作距)为,按最简单结构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并画出光路图。 解 ,求其焦距,光焦度,基点位置。 解已知 求,基点位置。 11. 长,折射率为1.5的玻璃棒,在其两端磨成曲率半径为的凸球面,试求其焦距及基点位置。 解 12. 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平凸透镜上,会聚于透镜后处,如在此透镜凸面上镀银,则平行光会聚于透镜前处,求透镜折射率和凸面曲率半径。 解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 4. 一光学系统由一透镜和平面镜组成,如图3-29所示。平面镜MM与透镜光轴垂直交于D点,透镜前方离平面镜600mm有一物体AB,经透镜和平面镜后,所成虚像至平面镜的距离为150mm,且像高为物高的一半,试分析透镜焦距的正负,确定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并画出光路图。 B A B M 150 600 L -L A A D B M 图3-29 习题4图 解 由于平面镜性质可得及其位置在平面镜前150mm处 为虚像,为实像 则 解得 又- 答透镜焦距为100mm。 5.如图3-30所示,焦距为120mm的透镜后有一厚度为d 60mm的平行平板,其折射率n 1.5。当平行平板绕O点旋转时,像点在像平面内上下移动,试求移动量△与旋转角φ的关系,并画出关系曲线。假如像点移动允许有mm的非线形度,试求φ允许的最大值。 △ A O 60 30 120 图3-30 习题5图 解 (1) D E I I I I d 由图可知 2 考虑斜平行光入射情况不发生旋转时 d D D D B B O A ω φ φ φ 当平行板转过φ角时 ] 7. 试推断如图3-31所示各棱镜或棱镜系统的转像情况,设输入为右手系,画出相应输出坐标系。 x . y z y z x b . x z y c . d x y z 所示直角棱镜和图所示斜方棱镜的展开图。设30直交棱镜的口径等于斜边棱镜的一半,斜方棱镜的口径等于直角边,分别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