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的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学科领域 (在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高二年级 4 课时 √ 种群和群落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 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节课是必修 3 第四章的内容,是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教材进 一步从群体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教材对生命系统是分层次进行研究的。在分子水 平,研究对象是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和细胞中的生命现象、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在 个体水平,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能通过自身的各种调节作用来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 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在群体水平, 研究对象是从种群和群落的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必须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 全部个体-种群作为研究单位。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列举种群的特征。 ②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③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④阐明群落的演替。 过程与方法①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②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影响。 ②认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对应课标 ①列举种群的特征。 ②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③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④阐明群落的演替。 1、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2、 3、 种群的特征是什么 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的条件是什么 群落的空间结构由什么决定 4、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什么 专题一、种群的特征 专题划分 专题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专题三、群落的结构 专题四、群落演替 专题一 所需课时 种群的特征 1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 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和 学习成果 本节基于学生的常识以及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物进行了分类。 由于地球上生物种类的繁多,无法做到深刻认识每一种生物,于是本章先是对生物进行了 存在形式上的划分,定义了种群。在此基础上,联系自然界中的实际情况,不同生物的种 群往往生活在同一片区域内,又对种群的分布进行了划分,于是出现了群落本专题首先理 解种群的概念以及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的密度,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完成探 究性实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其次讨论种群的其它特征和 种群密度的关系。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 (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学会利用统计学的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尝试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体会团队合作的学习乐趣,学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 热爱大自然。 1、 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本专题问题设计 2、 种群的特征有哪些 3、种群的密度由什么决定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他 多媒体投影设备 挂图、剪报 多媒体教室 课堂预习学案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 针 对 该 专 题 所 选 择 的 活 动 形 式 及 过 程 ) 引言在生产实践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草原的牧民在承 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牛羊,经济效益才最好;沿海的渔民该捕捞 多少鱼虾,才能既获得好的收益又能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中怎样控 制害虫的数量,才能获得大丰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研究生物 的群体单位种群和生物群落。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第七章学过的种群概念。 提问什么是种群(回答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 的一群个体。) 练习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 英。 3.世界上的全部鸟。4.一片农田的全部东亚飞 蝗。(回答2 和 4 是种群。讲述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 益的, 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越来越多; 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 人们总想使它们越来越少。由此可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 数量的变化。 要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首先要了解种群的一些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 例等。 提问实际研究中,不可能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如何测定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呢 要测定某地的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调 查法,实习 3 介绍的就是这种方法。 要测定某地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是 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就是在被调查的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 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 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 的数量。 公式是种群数量 N(标志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 志数 2 提问经过测定,我国某地的野驴,平均每100km 不足两 2 头,而同一地区的灰仓鼠,平均每100km 有数十万只。由此可得出 什么结论 提问在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夏天种群密度 较高,秋未则降低。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种群密度随环境条件 和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讲述种群密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我们继续研究种群 的其他特征。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 个体数目。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 个体数目。 提问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何 讨论 长期以来, 我国的人口增长很快, 主要原因是什么 讨论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措施 小结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 因素。 讲述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一 般分为三个年龄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提问按年龄组 1.评价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 2.评价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情况。 3.评价课堂回答问题情况。 教学评价 4.评价课堂知识掌握情况。 5.评价知识检测情况。 专题二 所需课时 种群的数量变化 1 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 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和 学习成果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生物学的其他内容中 学生已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例如,温度、 PH 值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细 胞分裂的文字、图像、曲线的相互转换、对遗传规律的认识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前概念,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揭示生物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 型。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喜欢动手实验,渴望在探 究过程中获得成功,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及解读图表的能力还需提高,教学中应注重这 方面的学习和培养节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 化情况,包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