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互动生成

  • 资源ID:55539187       资源大小:396.5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互动生成

“互动生成” “生成性”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显著特征,也是现代 课堂的迫切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沐浴下,我们的课堂互动 了、生成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课堂的互动生成与教学 效率的提高、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不能简单地 画上等号。 “互动生成”我们该怎样把握下面我想结合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九加几”一课中的一个教 学片断,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课堂回放 师先拿出 9 个球,再拿出 5 个球根据这幅图,你能 知道什么 生知道一共有 14 个球。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 1我是数的。从 9 开始数 5 个,数到 14。 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 生 1 数 生 2我是用小圆片摆的。 师怎么摆的,你能把摆的过程重复一遍,让其他小朋 友一看就知道结果是几吗 生 2 摆先从 5 个小圆片中拿出 1 个与 9 合成 10,再 用 10 个小圆片加上 5 个中剩下的 4 个合成 14 个。 生 3我是先算 105 得 15,再用 15~1 得 14。 师你的方法也不错。 刚才小朋友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先把 5 分成 1 和 4.9 和 1 合成 10,10 加 4 得 14。教师边口述边板书 师哪位小朋友也来说说刚才是怎么算的 学生不能说完整。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说一遍。 教后反思 对于 9 加 5,如何得到 14,教师没有不顾学生的经验基 础,一味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调动学 生思维,让学生根据各自原有的基础,进行自主建构,为学 生张扬个性、互相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课堂生成 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并不是白纸一张,整个学 生群体中有不少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 但遗憾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生成的资源,并没有充分有效地利 用,突出表现在,没有把个别、部分学生的有价值生成通过 教师的有效引领,转化成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和进一步探究、 发现的资源,不同学生思维上的落差没有能转化成引起全体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思维冲突的动能。特别是对生 2 的 方法,没有利用到位,非常可惜。对于“凑十法”这样一种 全体学生都应该和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部分后进生由于没 有完整经历动手操作、形象感知的过程,没有充分吸取到这 种方法的优点,因而最后的抽象概括,这部分学生显得非常 被动,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如何改进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到底怎样操作,才既能体 现课堂是互动生成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的,又能使全体 学生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实现不同程度的全面发展呢针对 第一课出现的问题,我们经过研究,对其中的一个环节加以 充实。在第二课中进行如下的改进 师先拿出 9 个球,再拿出 5 个球根据这幅图,你能 知道什么 生知道一共有 14 个球。 师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小圆片代替小球摆给大家看 吗 生 1我是用小圆片摆的。生 1 演示摆小圆片 生 2我是数的。从 9 开始数 5 个,数到 14。 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 生 2 数 生 3我是先算 10+5 得 15,再用 15~1 得 14。 师刚才这位同学通过摆小圆片的方法得到 14,下面我 们就让这位小朋友再来摆一摆,看看是不是等于 14。 生 1 摆 师这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摆得真好,让我们一看就 知道9+5得14。 刚才为我们提供了把小圆片移一移、 再数一数的方法,让我们按照他的方法也来摆一摆,看看我 们哪些小朋友也能像他她一样聪明,自己摆出 9+5 的计算 过程 学生摆 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然后互相说一说是怎样 摆的。 师刚才我们都想到了一种计算 9+5 的计算方法9+ 5,先把 5 分成 1 和 4,9 和 1 合成 10,10 加 4 得 14。 师哪位小朋友能把自己摆的过程再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都能比较清晰地把凑十的过程说清楚 教后反思 改进后的教学与改进前相比,在尊重学生生成的前提下, 明显加强了对互动生成结果的利用。特别是对生 l 的生成, 及时地进行充分放大,把个体的方法转化成群体共同探究的 资源。学生毕竟是学生,缺少教师的引领,他她不可能对 同伴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取舍,更不能主动认识到自己与别人 的差异, 并把差异转化成自主学习的动能。 面对生 1 的方法, 或许有些学生已经知道这种方法,有些暂时还不知道,通过 教师的合理调控,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吸取有效价值,已经 知道的学生重新体验了发现的乐趣,他们肯定会因为自己的 方法得到老师的肯定而更加主动积极。在主动投入的过程中 进一步清晰了这样一个“凑十”的过程,而暂时不知道的学 生因为有了同伴的示范,也经历了一个“凑十”的过程,体 验了一番自己“创造”的快乐。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 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内化并归纳“凑十法”这一应该掌握 的基本方法,提供了有利的操作感知的形象基础。 第二次试教后学生对“凑十法”方法的掌握扎实多了, 但课后自我反思中总感觉还缺了什么。主要表现在对生 3 生 成的那种方法的利用还不够到位,生 3 的方法到底与凑十法 能不能联系,若有,应该有怎样的联系。于是,就有了第三 次课程实施。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还通过先把 9 看成 10,先算 105 得 15,再用 15~1 得 14。这种方法也很奇特,值得表扬。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种奇特的方法与凑十法有没有联系 呢 生 他先把 9 看成 10, 我认为实际上也是一种 “凑十” , 只不过他的“凑十” ,是把 9 看成 10。 师对呀,这种奇特的方法把9 看成 10,与“凑十”的 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是没有从 5 中移 1 个到 9 上,而 是先把 9 看成 10,10 加 5 得 15,然后再思考刚才 9 看成 10 多加了几,再从 15 去掉几。 教后反思 生 3 的把 9 看成 10,再从最后的 15 减去 1,是假设思 维的一种萌芽,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这样的萌芽非常了 不得, 需要教师精心呵护。 同时这种方法与教材上提倡的 “凑 十法”本质上也具有一定的联系,都是“凑成十” ,是以后 简便运算中“凑整”策略以及学习估算的元认知。通过这两 种不同的 “凑十”方法的对比,放大了 “凑整”的思想内涵, 强化了学生的元认知。对于这样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处理当 然不可取,处理了但时机把握不准,处理的程度把握不当同 样也不可取。有效利用生成的资源,关键是“有效”两字。 通过两次的改进,教师能获得一种比较完美的课程实施效果。 深层感悟 新课程观认为 课堂是在教师有价值的引领下, 由教师、 学生、文本互动生成的。如果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成为自我 建构的主人,那么一定会在互动的过程中生成许多有价值的 资源,作为教师如何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互动的过程既 是个性充分张扬的过程,又能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互动的 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而不是把互动等同于 “盲动” , 便成为每位老师课程实施中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互动与发展的关系互动≠发展 “生成性”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在课程实 施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两种

注意事项

本文(互动生成)为本站会员(wangp123)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