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初二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初二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 一、阅读下列各首古诗一、阅读下列各首古诗, , 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一、墨梅一、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 赏的品格。 ) 二、别董大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 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 “千里” ,有人写作“十里” ,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答案:1 1、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 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 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 之音。 ) 三、渡汉江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 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答案 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 痛苦。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 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 四、山行留客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1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 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答案:(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 静景写活了, 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 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 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五、绝句五、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2、后两句中的“泥融” 、 “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 怎 样不同的情态? (答案:答案:1、 “迟日” 、 “江山” 、 “春风” 、 “ “花草” 。2、呼应“迟日” ,这是工笔细 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 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一动一静, 相映成趣。 ) 六、江上渔者六、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 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答案: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 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 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 表达了对 “江上往来人” 的规劝。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七、送友游吴越七、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2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 “夜市桥边火” ,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答案答案:1、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2、 “火” 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 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 八、江陵愁望有寄八、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 “千枝” “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 “江桥掩映暮帆迟”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 绘(30 字左右) (答案:答案:1、 “掩映” ,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 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2、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 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 九、东栏梨花九、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 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2、 “人生看得几清 明” ,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 十、十、 (一)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远行人” 、 “一人”分别指谁? 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 “抱膝灯前影伴身” ,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答案:1 1、都是指诗人自己。2、想得、遥知。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 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 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二、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二、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春游游湖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 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十十 五五 夜夜 望望 月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 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移家别湖上亭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东 栏栏 梨梨 花花 宋•苏轼 4 梨花淡白柳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