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今天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效应往往是解答某个问题的命门所在, 我们就来总结一下高中地理学习中涉及到的十六个效应。 ,屏幕前的你不妨先来了解关于城市的五60%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 这五个效应因为都带有一个“岛”字,个效应,又称为“五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人口较多,人们在生产(如工厂)和生活(如机动车、取暖设备)过程中会向外排出大量的废热,再加上城市柏油马路、混凝土15 / 1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建筑物等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因此形成的城区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城市湿岛效应 包括城市空气湿度大于周围地区的现象,湿岛效应是指某个时间段, “凝露湿岛、雨天湿岛、雾天湿岛、结霜湿岛和雪天湿岛”等。 因市区热岛效应使蒸发量比以雨天湿岛为例,是指降雨时及停雨后, 郊区大,空气中水汽含量比郊区多的现象。 城市雨岛效应 15 / 2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由于城市内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之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等加重了热量排放,使城市内热空气上升,上升中遇冷凝结,促进降水 即凝结核多也易形成局地暴雨。城市上空悬浮颗粒物多,形成。此外, 城市混浊岛效应 15 / 3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由于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比郊区多,凝结核也多,低空的各类湍流又比较强,因此造成城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被削弱,日照时数减少,能见度小于郊区的现象。 城市干岛效应 降落地面的水分大多经人工城市多是钢筋水泥筑就的不透水下垫面,铺设的管道排至它处,缺乏天然地面(土壤、植被等)具有的吸收和 保蓄能力。 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因而城市近地面空气就难以像其它区域一样, 。“干岛效应”造成城市空气中湿度较低,获得持续的水分补给,称为15 / 4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不仅是城市,湖泊作为相对独立的地理系统也引出了诸多的地理效应,例如大湖效应和湖泊效应。 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一般是湖泊)时,通常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从中得到了水蒸汽和热能,是以雪的形式出现。例如,渤海的大湖效应,使得烟台、威海等地形 成著名的雪窝。15 / 5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湖泊效应 可使水库或天然湖泊附近的平均由于水体巨大的比热容和水分供应,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并引起风、空气湿度和降水量 。湖泊效应等的变化,称为 降水以及风地形产生的效应是高中地理题中的常客,地形对于气温、 的影响,往往受到出题人的偏爱。 焚风效应 15 / 6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所会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当带有水汽的暖湿气流开始翻越山坡时,由于海拔变低导携带的水汽多凝结降落成雨;在背风坡随气流下沉, 。致气温升高,空气变得既高温又干燥,称作“焚风效应” 盆地效应 15 / 7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在炎热的夏季,盆地由于地势低,空气密度大,稠密的大气阻挡了地使气加之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势不易散热,面热量向高空的辐射冷却,温升高。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有“火洲”之称,是我国夏季最高气 温出现的地方。 在重力作用下顺山坡下滑至盆地由于冷空气密度大,在寒冷的冬季,15 / 8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底部汇集,使底部气温低于周围坡地。如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作为北半球的寒极就位于封闭盆地。以上现象谓之“盆地效应”。 高原效应 因此白天到达地面的高原上由于其上空空气密度小、尘埃和水汽少,太阳辐射强,导致气温上升快,而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又比较弱,导 。致昼夜温差大,称为“高原效应” 狭管效应 15 / 9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只由于空气短时间大量堆积,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窄的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变缓,因此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能加速流过峡谷, 。称为“狭管效应” 地形的屏障效应 15 / 10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往往对冷空气或暖空气移动起到阻碍高大的山系或面积较大的高原,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向的温度高低。如秦巴山系的阻隔,使得四川 盆地的气温在冬季相对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大气似乎很低调,但是却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大气成分的变化, 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相关地理效应于我们也耳熟能详。 温室效应 15 / 11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一方面把地面热量截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大量拦截地面长波辐射,留在温室气体内,另一方面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地面, 。对地面有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阳伞效应 15 / 12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由于自然(如火山爆发)或人为(燃烧化石燃料、核爆炸)原因,导一方面削弱了到致大气中的尘埃越来越多。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降温; 这种作用犹如另一方面作为凝结核促使水汽凝结,导致云和雾增多。 。给地球加了一把“遮阳伞”,称为“阳伞效应” “冷“绿岛效应”和绿地,绿洲、也往往会对局地小气候产生影响,如 岛效应”等,意义大多是相似的。 绿岛效应 15 / 13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地表风速也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在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增加较小。同时森林通过蒸腾可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降水,形成局地小气候,称为“绿岛效应” 冷岛效应 15 / 14 【地理素养】高考必考的十六个地理效应 沙漠因此在阳光照射下增温比绿洲快,由于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容小,形成上热下冷的上空被加热的热空气通过局地环流输送到绿洲上空,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 。的小气候。这种现象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