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2.6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水平地带的平面结构 对于兼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特征的自然地带,人们习惯以 水平地带相称。 二、水平地带和垂直带的关系 各个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垂直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因为 两者具有温度递降这一共同成因。但也存在差异:首先,水平地带 的湿度变化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对比关系,而垂直带的湿度 变化一般是降水量由下而上增多,在某一高度出现最大值后复又下 降,并有背风坡和向风坡的明显差别,因而水热对比关系的变化与 水平地带并不完全一致。其次,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差别,水 平地带太阳高度角随纬度而变化,昼夜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发生分化, 而垂直带不发生这种变化。第三,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 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 质。如高山冰雪带与森林带的交错现象。 每个山地都有其独特的垂直带谱,可以通过质和量的对比关系 区分带谱的差别。所谓带谱的质的对比关系,是指带谱组成和各垂 直带之间的关系;所谓量的对比关系,则指个垂直带占据的海拔高 度上下限和分布面积比例。以基带所在的纬度位置最为重要。不同 纬度地带具有不同的垂直带谱。正是基带的特点把垂直带与水平地 带联系起来。 垂直带与水平地带两者的关系可以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情 况来分析,只有在海洋性情况下,垂直带才可能基本上重复水平自 然地带系统。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降水低值区是垂直带所没有的。这就形成了 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的不可比性。而山地垂直带中,决不出现森林 苔原地带和苔原地带。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按广义理解,凡自然景观呈带状分布,都叫地带性,包括纬度 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按狭义理解,地带性仅指纬 度地带性。但实际观察到的自然地带,总是以热量分带为基础的纬 度地带性与以干湿度分带为基础的非纬度地带的综合表现,即水平 地带(自然界中的现实状态)。 任何地带性区域中都可以发现由非地带性分异形成的次级自然 区域,任何非地带性区域中都可以发现由地带性分异形成的次级自 然区域。 地理环境各成分的特征及整体景观特征都同时是地带性和非地 带性的。地貌即具有双重性,与大地构造有关的地貌带有非地带性 特点,但某些外动力地貌又主要反映地带性规律。 残积出境中形成与该地地带性水热条件相符合的土壤和植被。 被称为地带性(或显域)土壤和植被。河湖岸及地势低处形成不符 合当地水热条件,与显域植被、土壤不同的草甸、盐生植被、沼泽 植被及相应土壤,即隐域植被和土壤。隐域处境表面看来是非地带. 性的,但不同水平地带的隐域植被和土壤仍各不相同,表明隐域植 被和土壤也受地带性分异规律制约。 隐域植被和土壤主要是由相对高度变化而造成的。垂直带性也 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域现象,垂直带谱可以反映水平地带性。 四、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地带性规律(自然区划)是指导农业、交通和工程建设的重要 规律,但违背这一规律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研究地带性分异规律对于山区的土地利用也有积极意义。 排水良好的残积处境和排水不好的水上处境交替出现的区域, 旱涝年份农业收成的互补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集约化农业更需考虑土地类型的组合状况。 在牧业地区,处境的镶嵌结合还有利于倒场放牧。“天旱滩地, 雨涝梁地,夏牧滩地,秋牧梁地,冬天放巴拉(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柳湾地” 三北防护林建设,同样存在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 的问题。东北西部、华北北部降水量超过500毫米,具有温带热量 条件,营造防护林符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但西北广大区域大多处 于干旱、半干旱环境,原有植被类型或为灌木半灌木荒漠,或为荒 漠草原,大规模营造防护林违背地域分异规律,只能依据小尺度地 域分异分异规律,选择小片隐域性地域植树,广大地域应以封育、 保护,恢复和重建原有植被为宜。 §2.7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 研究一个区域的特征,必须搞清地域分异规律,调查报告应从 其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地表结构及对其他成分的影响等方 面加以描述,这种描述必须以分析各自然地理成分特征及其相互关 系为基础。 一、地带性特征和分异描述 ⑴温度的地带性分异特点,可按年平均温度,7月、1月温度,积 温等加以描述。 ⑵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特征 ⑶水热条件对比关系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即用水热指数做对比分析。 通过对气候资料的整理,列出区域气候特征表。 ⑷水热分异对土壤植被的影响,可对比已有的土壤植被资料,查明 气候、土壤、植被的相互关系,从综合自然地理角度得出结论。这 里不仅土壤、植被有地带性规律,地貌形态、砾石组成和外貌都有 地带性分异。 最后,还可根据地带性分异特征提出该区域的热量带、自然地 带和亚地带的划分方案。 二、非地带性特征和分异描述 ⑴地质基础。首先是大地构造单位,特别要注意大地构造单位与地 貌区域的关系,分析有地貌表现的大地构造特征。 ⑵岩性的分布规律。. ⑶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⑷地势起伏规律。 三、地表结构 地表结构主要指地貌及水系组合状况。首先分析地势和水系, 编绘地势水系图。其次是掌握山文水系分布特点,然后再讨论地表 结构对土壤、植被的影响。地势高温度降低,可以形成局部低温。 向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别也要查明,背风雨影区降水量少,向风坡降 水量多,这种差别即是由地表结构的差异形成的。还要考虑地主风 系的影响,在沙漠地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再次,搞清从分水岭至河谷的地表结构变化,特别是土壤、植 被的相应变化。这是一种小尺度地域分异。 此外,自然和经济也要联系在一起加以描述,尝试从区域的自 然、经济综合特点出发,对地理条件及其分异做出农业综合评价。 课后习题:(本作业二) 1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