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观后感
梵高传影评 对生活的渴望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而对于自我的追寻与坚持,我认为,则是梵高一生的主题。对于自我的执着成就了他的艺术,然而在坚持自我的过程中与他人、与现实世界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则使他不得不走向分裂、走向自我毁灭。 梵高是热爱生活的。他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他希望可以抓住大自然瞬间的美和感动,表现劳动人民的朴素的伟大;他渴望爱情,渴望有个家,他甚至认为没有爱他就活不下去了,,他可以为了见心爱的人一面而把自己的手置于灯火之上;尽管他所追求的亲情、爱情、友情都一一离他而去,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他将这种希望寄托了在他的作品中,明亮的色调,浓烈的色彩,粗放狂野的笔调,无不流露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强烈的渴望。 梵高是纯粹的,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去当矿区当传教士,是为了帮助矿区的人们,当他发现凭他的一己之力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帮助时,当他发现传教士的虚伪时,他愤慨了,他也彷徨了,他感到羞愧、挫败,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传教士口中所谓的上帝了。他无法忍受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虚伪与丑陋。 梵高是真诚的,纯粹的真诚,然而现实生活容不下这样的真诚。当表妹到他家中拜访时,全家人避而不谈她失去丈夫的事,唯有梵高,出于内心真诚的关怀而出言相劝,然而这是不符合礼仪的,他父母对此非常不满。他的这种真诚使他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使他不擅接人待物,人际关系恶化,他几乎跟所有的人都闹僵了,包括曾经深爱他的女人和非常爱他的弟弟。然而也正是这种真诚,是他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大自然,可以在他的作品中随心之所欲去表现他所认识的世界,不需要丝毫的矫揉造作,直接而有力。 梵高的情感是强烈的、是执着的,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对艺术,甚至友情。他对其表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执着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使她无法接受,甚至感到害怕,而选择了避而不见。他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他把生活费最大限度地用在画布、颜料、画笔这些绘画工具上,使妻儿每天只能吃面包喝咖啡,终于无法忍受而离开了他。他对于友情的强烈渴望,使他在高更到来时,像小孩一样又蹦又跳地拥抱高更,也使他在高更决定离开后精神崩溃, 用刀割下自己的耳朵来表达内心的悲痛。他作品中的浓烈的色彩,鲜明的对比,不太协调的刺眼的亮色搭配,都反映这种不寻常的强烈。 梵高是孤独的的,纯粹使他无法容忍教会的虚伪而与父亲决裂;他的近乎疯狂的执着惊吓了他心爱的女人;他的不修边幅使他为了妹妹的幸福不得不离开家乡;他的真诚使他得罪了弟弟的的不少顾客终于只能自己一个人生活;他对于自己的艺术理念的执着使他在艺术圈中不受欢迎,最后开罪了高更,当时唯一的朋友;他的作品卖不出去,他的艺术理念在同行中也得不到认可,在当时没有人可以理解他的理念、认同他的追求。 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渴望,使他的作品色彩明亮,充满生命力,贴近生活,一切能感动他的事物都成为了他作画的主题,包括美丽的大自然,包括艰苦劳作的下层人民和他们的生活;他的纯粹和真诚使他的作品真实、直接、有力;他情感的强烈和执着,使他的作品色彩浓烈,充满整个画面,仿佛要从画中溢出来似的。 这样一个至真至纯的人,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纳,因为他不接受社会规则的束缚。他的独特的自我,使他孤立于周围的世界,使他处处碰壁,想为世界带来什么却无法做到。他对于自己的纯粹的理想的世界的执着追求,使他他沉迷于绘画,每当画画,他就内心激动,心潮澎湃。只有在画画的时候他内心强烈的情感和冲动才能得以宣泄,他的内心才能得到片刻的宁静,只有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才能自由地实现他的理想。然而,他愈是追求这样的自我,愈是追求这样的理想,愈是沉迷于自己想象的艺术世界,他就愈是远离社会对他的期望,愈是不为世人所理解,最终被社会遗弃。长期的孤独、寂寞、痛苦,折磨着他,画画成为了他唯一的追求,唯一的寄托,然而这个唯一的追求与寄托也不为当时的艺术界理解、认可,可以说,艺术也遗弃了他。但是他没有,也不可以放弃画画——他人生意义的寄托。他继续用他的画笔表现着他所认识的所想像的独特世界和他内心的渴望。这种长久的坚持,与社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他的精神长期持续地处于紧张状态,直至他精神崩溃,他那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理想中的世界与现实中的世界终于撕裂了。对现实的绝望使他将自己推向灭亡。 对理想的纯粹的执着的追求,对生活强烈的渴望,对真实的执着,成就了他的孤独,他的孤独成就了他的艺术,也将他推向死亡。正像他临终所画的《乌鸦群飞的麦田》一样,镶嵌着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小路,波澜起伏,一望无际的苍茫麦田,画的下半部分是金灿灿的、. 象征着对生活的无限渴望,上半部分是黑压压的天空下盘旋着一群群乌鸦,象征着死亡。这幅画色调看起来非常不协调,然而梵高在精神病院画麦田的时候说,在金灿灿的麦田里一个在大热天下想完成工作的人是死亡的象征,这种象征不是悲哀的死神,而是金黄色的洒遍阳光的整片大地,也许在他看来对于生的渴望和对于死的追求是一样的。对于生的过分强烈的渴望,也将成为追求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