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浅谈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摘 要: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缺失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源有其自身的认识不足,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是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必要条件,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性;氛围 在英国名校中国行2009春季见面会上,曼彻斯特大学面试官海伦.李女士曾说道“在我们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其他国家的学生”的同时,她也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留学,请先了解你的祖国,带着中国特色去”[1]。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日渐成为话题的中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中国学生虽擅长于应对各类考试,但对中国的文化和国家当前的发展却了解甚少,知识面和视野只局限于书本,对社会缺乏了解。这一现象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曾有教育家提出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什么样的人才是具有竞争力的人?显然,仅仅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作为中国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一、大学文化教育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文化自觉性的缺失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持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及其优缺点,懂得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同时还指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了解其他文化及与自身文化的关系,进而使自身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一个民族能够生存和延续离不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是一个民族的立命之本。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造就了我们灿烂的文化,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正以迅不可挡之势渗透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影响着最易受到这种力量冲击的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今的情况却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广造成了当,加之中国教育政策上的重理轻文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激烈竞争,泛传入. 代大学生的文化历史底蕴薄弱,一些人过分地关注中国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结于中国文化,从而盲目地推崇和仿效西方文化,贬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连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都被认为是过了时的观念。这种民族文化自觉性缺失的现象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可怕的,它可以让一个民族失去传统,让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改变轨迹。 (二)文化期待与社会文化求助缺位 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方面,大学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是人类积累、传播、创新知识的场所,是传承文明科学的集散地。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是大学的基本义务和责任。然而,近年来,很多大学渐渐成为了“文化孤岛”,社会文化的多选择性充斥着学校的周围,本该担当宣传主流文化的一些媒体把注意力转到了报道八卦和丑闻、谩骂和恶搞上,社会文化立法不够,各种淫秽、封建和黄色的网站泛滥;这种社会主流文化资源的缺失不仅不能在文化上反哺大学校园,相反成了滋生丑恶现象的文化污染区域。生活在此之中的大学生们徘徊在精英文化与庸俗文化之间,他们一方面有着较高的文化期待和精神诉求,另一方面又随时受到低俗文化的诱惑与攻击。学生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志趣追求近年来也在发生着变化,校园文化也在呈现出非主流文化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新新人类语言文化等非主流文化日渐传播和流行,一方面,它给校园注入了活力和激情,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行为的无序、道德失范和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容易使学生迷失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二、文化自觉养成教育不容忽视 (一)“文化自觉”——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基础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为此,他大力倡导文化素养的培育,强调人们应当特别重视那些培养人的灵魂、意识、情感和信念的知识。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应该表现出一种责无旁贷的精神,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核心竞争力人才应是大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资源,而是人的一种独特能力,它是指人整合知识、技能和资源的能力。人的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是“适应力”,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力;较高层次是“超越力”,即适应现状又能超越之外,洞察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本领和能力;最高层次是“引领力”,即引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潮流的能力。要达到超越力和引领力,必须构建“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博大”是要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文化底更,世纪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21“精深”是要学生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蕴. 是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大学在人才的培养上有着自身的优势,首先,大学具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3]。培养人的核心价值信念是大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将个人的奋斗与民族和人类的大业相融合;教育学生如何做事,怎样看待社会;如何传承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从而对人类和世界作出贡献。其次,大学拥有一大批专业精深,视野开阔的教师队伍,他们能够引领和帮助学生构建起专业知识结构,让他们在自己今后的专业发展上有所建树。 (二)文化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养成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性、状态和修养水平的总体概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判断能力、善恶辨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二是人的精神境界,它是人的理想、信念、德行、意志、情感等精神要素的总体发展状态和水平,是其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的有机统一。 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无论是人的思维能力的增强还是精神境界的提高,都必须以相关的文化知识积累和扩展作为基础和前提,加强文化素养培育,就是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要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就是要使他们具备尽可能广博的相关文化知识,同时也应让他们真正理解和领悟这些知识,从中受到深刻地教育和启迪,从而能够并善于运用这些知识。 三、营造积极健康的大学文化氛围 文化不是一种有形的知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积淀形成的一种生活形态,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灵魂。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直接关系着人的心灵健康,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养成无疑是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 (一)强化师生的文化养成意识 学校人文环境和人文底蕴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来共同营造。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