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卢美惠 摘要: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人类社会所拥有的知识不到3年就更新一次。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作为小学生该如何迅速收集与自己学习有关的信息,并加以处理,使之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这一问题成为我们主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收集、处理信息 能力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信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强调通过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出台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非常重视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它针对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了有关培养信息素养的要求,从教学的目标上给新时代的中国语文教学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将课堂内搜集到的信息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并且将课外搜集的信息补充于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实效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结合实验课题(“指导——自主学习”)的研究,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 所提高,而且收集、处理信息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收集、处理信息的兴趣 《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了解课文历史背景及相关的人物、典故,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首先,我采用奖励法,对每次能在学习新课前主动收集资料的同学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在他们的课本的扉页上盖上一个奖章。每学期末,学生们都为自己得到的奖章多而自豪。同时,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那些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并适时展示这些同学所收集的各种资料,这就为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激发了大多数学生自觉收集资料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五彩池》一文时,有位学生收集到了自己的父亲到九寨沟旅游时拍到的有关五彩池的照片,我让她展示介绍给全班同学。清晰美丽的照片,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五彩池的美丽景象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同时,一种羡慕之感油然而生。 在之后的学习中,只要课文内容涉及到他们旅游过的地方,都千方百计地找出各种各样的资料(相片、光碟、门票、旅游徽章等)来补充学习。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指导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我们主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查阅图书、电话咨询、交谈、实验研究、上网、调查采访等方式搜集信息的能力。基本方法有:①观察事物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人物或物品外形等获取信息;②查阅书刊法:到图书馆、新华书店,通过检索等方式通过电话咨询③电话咨询法:从书报、刊物等印刷品中获取信息; 方式获取有用信息;④倾听交谈法:在与人交流过程中获取有用信息;⑤调查采访法: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访活动获取信息;⑥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亲历某些事件过程中获取信息;⑦网上搜索法:通过网上浏览和搜索获取有用信息。我们指导学生将几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最大限度的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潜在的或现实的信息资源,包括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深化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分类、归纳、筛选、统计、组合等方式对初始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由于学生搜集的原始信息往往存在着繁杂、无序、分类不清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指导他们在信息加工时要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加工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能。经过加工的信息还要通俗易懂,使别人看了同样能明白其中的内容。基本方法有:①分类法:能够按照简单的分类方法将初始信息进行简单分类;②归纳法:能够对具体化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③筛选法:能够在众多的信息内容中进行快速筛选;④统计法: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整理,并得出结论;⑤组合法:能够根据不同内容信息进行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论。 在上习作指导课——《我的家乡》时,我让学生首先通过网络,在新浪网上找到“城市联盟——泰宁网”,通过具体的文字和数字资料对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由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家乡的信息。结果,有的学生带来了精美的泰宁旅游画册,有的带来了自己到泰宁各旅游景点游玩时的留影,有的带来了介绍泰宁风光的光碟……将这些资料综合整理之后,学生们思绪如潮,个个跃跃欲试,似乎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较多学生 都写出了内容具体,语句优美,情感真实的赞美家乡的文章。这节课,学生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综合、分类、整理,获得了具体形象的整合信息,拓宽了写作思路,丰富了写作内容,提高了写作兴趣和质量。 三、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 我们围绕实验课题“指导——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超前预习”的能力。通过摸索,总结出预习“六步法”,即“读、画、查、找、思、问”。其中的“找”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收集有关的信息。一开始让学生收集信息时学生总觉得很麻烦,但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学生尝到了收集信息的“甜头”。收集信息虽然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但学生正好利用收集信息完成了课外阅读任务;而且对课文有了一定了解,学习起来更有兴趣了。在课堂上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同学共享,不仅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还增长了不少知识。 同时,我们还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不定期地组织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对优胜者给予表扬、奖励,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养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组织剪贴报、手抄报展览评比,为学生搭建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平台。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剪贴报,办手抄报。开始时,可以办综合性小报,随着收集的资料不断丰富,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所拥有的资料和兴趣爱好,学办某一领域的专题小报。如《爱科学》、《小荷报》、《学语文》、《动物报》等,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收集信息对自己学习的帮助,才能让学生产生坚持不懈地收集信息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总之,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学生在信息的搜索、处理、运用中,走出了校园、走上社会、走进自然,走入了信息海洋,有了学校生活中从未有的生活体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学习是在合作、探索中完成的,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了学校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各种困难,遭受到了种种挫折和失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一个个的困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