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
(全文)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3年)》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3年)》,并发出告知,规定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贯彻。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3年)》重要内容如下。 前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性,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的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的,又要乘势而上启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的进军。为贯彻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规定,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3年)》。 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规定,对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3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的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地,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规划背景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必须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乡村振兴战略实行好。 第一章 重大意义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性的地区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乡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足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性很大限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重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的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规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应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规定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发明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主线。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第二章 振兴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积极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推动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提高农业供应质量;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连续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动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这些重大举措和开创性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动,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农村创新创业和投资兴业蔚然成风,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5年间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乡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农村消费连续增长,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过去5年累计68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成新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主线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重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应局限性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应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局限性,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