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与临床路径
DRGs 与临床路径—概念及国内基本情况 介绍 一、临床路径定义: 所谓临床路径,即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人员在明确 疾病诊断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 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临床路径是一种既可以 保证医疗质量,又可以降低医疗成本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可以简单的理解成规范化治疗的流水线工作, 但由于人体 是复杂的,疾病是变化的,这个流水线工作会出现偏差, 因此临床路径就有变异和退出这两种情况。 二、临床路径的起源与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为了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美 国政府将医疗付费后付制改为 定额预付款制定额预付款制((DRGDRG——PPSPPS)) 这样一来,医疗机构必须主动探索医疗质量的改进和医疗 成本的控制以实现医院的盈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临床路径应运而生,美国马萨诸塞 州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最早制订出第一部护理临床 路径,在美国应用之后被认为是控费和提升医疗质量的神 器。 我国卫生部自 2010 年起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出了临床路径 管理试点工作,临床路径管理因此得以广泛推广。目前, 大多数欧洲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已在推广应用,其中,美 国约 60%医院应用了临床路径。 三、临床路径应用优势: 临床路径应用成熟后, 规范化的科学的治疗方式, 有 以下几点优势: (1) 可减轻医护工作量, 减少失误,增强医护协调性; (2) 患者了解治疗计划可减轻入院不安感,提高自身 管理意识; (3) 方便医院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管理,不断改进治 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 (4) 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约医疗费用,又可以达到预期 的治疗效果。 四、临床路径在我国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比于国外,国内临床路径起步较迟, 起初在国内少 数几家医院及病种中试点, 国内最早关于临床路径报道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于 2002 开始在骨科膝关节镜手术患者 中实施临床路径,在此基础上, 2009 年 8 月,我国卫生 部成立了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组织23 个省 110 家医院开展了试点工作。截止2011 年底,历经两年 余,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对医疗 质量的提高,服务流程的优化,医疗费用的控制及医院信 息化建设均有显著的成效。 临床路径管理因此得以广泛推 广。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病种选择单一,覆盖面小; 2. 以医院为单位各行其道,缺乏组织及交流,部分医院应 用被动; 3. 路径制定缺乏统一权威的标准; 4. 未能坚持变异的实时监测及分析; 5. 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滞后。 虽然部分临床路径病种在全国各地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针对目前国家发布的1010 个临床路径的实施效 果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大众和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 识和认可程度也还远远不够,同时,大多数的临床路径病 种只存在于学术研究中, 并未实际开展到临床一线 应用中。 因此,应当扩大临床路径试点范围,加强临床路径相关知 识的普及力度,不断总结和推广。而我国目前医疗付费采 用的是后付制,但随着医疗服务由第三方按病种付费制度 的推行,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病种质量管理模式,其应用必 定会更广更深。 五、DRGs 与临床路径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痛点频现。不过,一个不争 的共识是:医疗费用日益上涨,医保控费压力增大。 为控制医疗费用,各地均在试点不同的医疗费用控制 方法。在不同的医疗费用控制方法中, DRGs 正普遍地受 到国内医院的重视。 DRGs 作为按病种付费的分支, 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比 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 通俗来说,通俗来说,DRGsDRGs 就是将疾病的就是将疾病的 各项花费打包,医保对此打包病种进行固定额度的支付,各项花费打包,医保对此打包病种进行固定额度的支付, 以此来实现医保控费,主要应用在住院患者付费领域。以此来实现医保控费,主要应用在住院患者付费领域。在 按人头、病种、床日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 复合式支付方式中, DRGs 的诸多优点早已被证实。 从主要应用在患者付费领域到拓展为医院管理方式, DRGs 在我国走过了哪些路,现状、作用如何,还存在哪 些风险和难点? 六、六、DRGsDRGs 本土化典范:本土化典范: DRGs-PPSDRGs-PPS 美国建立 DRGs 是用来方便比较医疗服务提供者的 优劣,帮助患者和相关机构做出选择,从而达到控费的目 的。与其相同,我国建立DRGs 的最大目标也是控费。 不过,我国根据国际分组原则对我国根据国际分组原则对DRGsDRGs 进行了本土化,进行了本土化,即即 北京市实施的北京市实施的DRGs-PPSDRGs-PPS ,其主要“师承”的是美国的,其主要“师承”的是美国的 AP-DRGsAP-DRGs 和澳大利亚的和澳大利亚的 AR-DRGsAR-DRGs。。 2003 年,北京市人社局医保处提出DRGs-PPS ,随 之北京大学成立“北京 DRGs-PPS”项目组,开展分组系 统研究。 2005 年,北京市人社局组织了分组系统开发研 究可行性论证,并下设办公室在全北京市推广。 直到直到 20082008 年北京才有了自己的分组标准,年北京才有了自己的分组标准, 即即 BJ-DRGsBJ-DRGs,, 20092009 年开年开 始用于医疗机构绩效评估。始用于医疗机构绩效评估。 2010 年到 2011 年,北京市 多个部门决定进行医保付费方式改革试点,并于2011 年 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北医三院 和北大人民医院进行 DRGs 付费制度试点。试点的范围为 108 个 DRGs 组,时间已达 5 年,每年医院都会进行总结 汇报,一般情况下,运行都很正常。 七、从付费拓展至管理七、从付费拓展至管理 从最初应用在住院患者付费领域, 到如今已经几易版 本,DRGs 内涵早已突破了付费的边界,更多地延伸至医 疗质量管理、医院评价、医生评价等诸多方面。十几年来,十几年来, DRGsDRGs 非但没有逐渐被取代,非但没有逐渐被取代, 反而越来越受到行业领导者反而越来越受到行业领导者 和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和医院管理层的重视。 据了解,DRGs 按照病例组合的概念, 将临床过程或将临床过程或 资源消耗相似的病例组合成一组资源消耗相似的病例组合成一组 , 实现了同组之间的可比, 并依据组与组之间的资源消耗比值制定权重。这意味着, DRGs 也可反映临床实际医疗资源的消耗,有效区分不同 病例之间资源消耗的差异程度。于是,各组之间病例的资 源消耗也可以比较,借此评价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服务 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用收治患者所覆盖的DRGs 组 数,代表该医疗机构治疗各种病例类型的范围,用所有病 例的平均权重数(CMI) 代表收治病例的技术难度。 DRGsDRGs 组数组数越大说明医院治疗的疾病范围越广,CMICMI 值值越高说 明医院收治的住院病例的技术难度越高。 医院内部引进 DRGs 后, 科室考核评价将采用病例疑 难指数(CMI)来对比分析。这样既考虑到了其病例类型 的范围,又考虑到了病例的难度程度,降低了评价体系中 的短板,提高了服务的公平和可及性。 对于医院管理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