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仿真模拟6
仿真模拟仿真模拟 6 6历史单科标准练历史单科标准练(F)(F)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24.“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 《左传》 《公羊 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 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 这主要是为了() A.体现礼乐教化B.强化宗法观念 C.维护母系权威D.突出分封差别 25.陈独秀认为:“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有学者认为 “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在《韩非子 ·忠孝》一篇中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臣事君,子 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这说明() A.“三纲”之说来源于法家学派B.陈独秀对孔教理解偏颇 C.汉代儒学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D.儒家与法家同源 26.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入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代,“纳 资代役”(缴纳一定量的货币代替服役)逐渐普遍化,“和雇制”(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 事劳役制作)得到推广。这一变化() A.扩大了官营手工业的规模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私营手工业的地位D.反映出重农政策的松动 27.雍正曾对军机处做出规定:“满汉成员只能查阅本民族文字的奏章。如有逾阅者, 必得请旨批准方可。军机大臣钤封印信,也必得在几方监督下进行。”该规定旨在() A.制约军机处成员的权力B.提高军机处的办事效率 C.消除满汉大臣间的矛盾D.净化清初官场政治生态 28. 《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派人到上海与列强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 强放弃公使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这说明清政府() A.主张与外国人平等相待B.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C.拒绝与外国的直接交往D.仍然固守“天朝上国”尊严 29.20 世纪初,梁启超强调:“国家所最渴望者,为国民资格。”鼓吹革命者亦认为: “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在当时思想家中,“中国自开国以来, 未尝有国民”成为一种共识。这些看法() A.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B.折射了军阀割据的现实 C.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30.1936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道:“西安事变这样的收获不是 偶然的,因为国民党已经开始动摇,酝酿了很久,他们内部矛盾发展到最高度。所以,西安 事变便解决了这个矛盾,这是酝酿成熟、时局转变的焦点。”由此推知,西安事变() A.推动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平息了国民党内的派别之争 C.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D.使中国抗日获取了外部支持 31.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的变化(亿元) 年份合计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公私合营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 194914037.52.268.332.2 1950191644.172.850.3 195126494.28.0101.260.1 1952343153.813.7105.270.6 ——据《中国统计年鉴(1984)》 上述变化() A.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反映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结果D.表明新民主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2.如图为古希腊小亚细亚地区发行的银币。反面为摔跤手,正面为投掷手,生动地再 现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竞技场景。这反映了古希腊() A.追求智慧勇敢的人文主义思想B.民主政治下公民拥有自由 C.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需求量较大D.追求理性强调竞争的国民性 33.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道:“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 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 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此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各州政府拥有法律赋予的自主权 C.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充分保障D.各州法律对于阐述行政权有差异 34.“1929 年 10 月 1 日,苏联政府批准 70 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 其中美国占 55 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 78%。1930 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 备的第二大买主。 美国国内约有 30 万工人在为完成苏联的订货而工作。 ”对上述现象理解最 正确的是() A.源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B.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调整对苏政策 C.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路的延续D.斯大林模式有效避免了经济大危机 35.1961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教育和文化相互交流法案》 。法案在维持原有的对 外文化交流基础上,增加了图书翻译、展览、美国研究等项目方面的活动,并在世界范围内 成立新的美国文化中心。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B.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与文化发展 C.增强美国经济发展活力D.缓和同苏联的外交关系和文化冲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19 世纪世界修筑铁路情况表 时间修筑国家或区域铁路线 1825 年英国第一条铁路全长约 27 km,由斯托克顿到林顿 19 世纪美国建成 5 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 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 年加拿大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 年欧洲建成加来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 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 年南美洲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1840 年世界铁路总长度 5 490 英里 1880 年世界铁路总长度 22.2 万英里 1900 年世界铁路总长度 46.6 万英里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1881 年,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9 公里铁路,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个区段, 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后开平矿务局把唐胥铁路从胥各庄展至阎庄、天津,并 拟再展至通州,以京中官员反对未果。 1890 年转从唐山一端向山海关外延展,由于中日战争 停工。 1887 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准修建铁路, 修成基隆至新竹段, 限于经费, 停止展筑。 1895 年台湾割让与日本,这条 99 公里的铁路也落入日本手中。1895 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 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 高潮的年份, 共修筑8 900余公里, 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贷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 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 19 世纪世界铁路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铁 路大发展的原因。(15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10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现代化不仅仅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它本身就包含有人的文 化的、精神的、价值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国家的每一项决策,除了需要考虑经济 利益、进行技术论证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因素,如文化、审美、环境、资源等等诸多因素, 特别是现代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