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除草剂1
第五章第五章除草剂除草剂 杂草可严重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它们和农作物争光,争肥,争空间。 有些杂草 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或蛰伏越冬的场所, 助长病虫害的蔓延与传播。 因此,从作物播 种到收获都要不断地进行除草,以确保农作物丰收。 防除杂草的方法很多,有农业除草法(如精选种子,人工拔草, 水旱轮作,合理翻耙, 春灌诱发杂草和淹灌杂草等);机械除草法(如机械中耕除草);生物除草法(利用食草昆虫、 病原微生物和植物他感作用物质防除杂草)和化学除草等。上述各种除草方法在杂草的综合 治理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化学除草却具有独特的优点,在杂草治理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化学除草具有高效,快速,经济,有的品种还兼有促进作物生长等优点, 它是大幅度 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先进技术, 成为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保 障。 近 20 年来, 全世界除草剂的产量和品种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杀虫剂与杀菌剂的总和。 1996 年统计,全世界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销售额分别为 58.95、87.75 和 150.50 亿美元, 可见除草剂在农药中占有重要的份额。1985 年全世界除草剂的销售额为 70 亿美元,1990 年为 116 亿美元,1994 年为 129.95 亿美元,预计今后除草剂仍有上升。随着农业发展水平 的提高,人们愈来愈认识到除草剂的重要作用,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 德国和日本等,已普遍采用化学除草。例如美国在玉米、大豆、棉花、春小麦和水稻等作物 上几乎全部使用除草剂,英国在禾谷类和甜菜作物,日本在水稻田也全部应用化学除草剂。 我国从 1956 年开始在稻田、麦田使用2,4-滴防除杂草。60 年代初开始试验五氯酚钠、 敌稗和除草醚防除稻田杂草取得成功后,迅速向全国各地推广。70 年代末从国外引进一些 新的除草剂,如甲草胺、丁草胺、禾大壮、恶草灵、氟乐灵、虎威、稳杀得、拿捕净和草甘 膦等。在一系列除草剂品种中, 最受人注目的是杜邦公司最先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代表 品种“苄嘧黄隆”在稻田防除杂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批高效、 超高效除草剂正受到 农民欢迎,在科技兴农中发挥重要作用。 除草剂与杀虫剂一样, 由于高频率地重复使用, 也会伴随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诸如除 草剂对环境的污染; 对当茬或后茬作物的药害; 除草剂在作物中的残留以及杂草对除草剂的 抗药性等。其中抗药性杂草种群的蔓延,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潜在的威胁。据报道,全世界 约有 300 万公顷的土地已出现抗药性杂草。 我国在稻田使用禾草丹后, 发现杂草已产生不同 程度的抗药性。麦田使用绿黄隆后,看麦娘等杂草已产生抗性,防效降低。 因此,在推广使用除草剂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广大农村技术人员、 农民宣传如何合理地 使用除草剂,提高他们科学使用除草剂的水平。 除草剂可以按作用方式, 在植物体内的转移性,使用方法和化学结构系统等分类。 按作 用方式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 按在植物体内输导性可分为输导型除草剂和触 杀型除草剂; 按使用方法可分为土壤处理剂与茎叶处理剂, 这些分类方法在第一章中已作介 绍;本章按化学结构系统分类来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除草剂类别及其品种。 第一节第一节除草剂选择性原理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作物与杂草同时发生, 而绝大多数杂草同作物一样属于高等植物, 因此,要求除草剂具 备特殊选择性或采用恰当的使用方式等而使除草剂获得选择性。 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 农田。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大致可划分为五个方面。 一、位差与时差选择性一、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 (一一) )位差选择性位差选择性一些除草剂对作物具有较强的毒性, 施药时可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 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1.土壤位差选择性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 施用除草剂后, 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剂,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来杀死杂草,保护作物安全。 下列两种方法可达到此目的。 (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 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用药, 利用药剂仅固着在表土层(约 1~ 2cm),不向深层淋溶的特性,杀死或抑制表土层中能够萌发的杂草种子(多数一年生小粒种 子杂草的萌发深度一般在1~2 cm 深), 作物种子因有覆土层保护, 可正常发芽生长(图 5-1)。 如利用利谷隆、敌草隆防除大豆田杂草, 由于大豆播种较深,而一年生杂草多在土壤表层发 芽,故杂草受害。 图图 5-15-1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除草示意图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除草示意图 下列情况可导致位差选择性的失败:1)浅播作物(如,谷子)易造成药害;2)一些淋溶性强 的除草剂, 如三氯醋酸、 草芽平、 西玛通等; 3)砂性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易使药剂向下淋溶, 可造成作物药害;4)降雨后积水的地块,也易造成作物药害。 (2)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法利用除草剂在土壤中的位差,杀死表层浅根杂草,而 无害于深根作物(图 5-2)。如应用西玛津与敌草隆防除果园杂草等。 图图 5-25-2 利用土壤位差除草剂杀死浅根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物利用土壤位差除草剂杀死浅根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物 2.空间位差选择性一些行距较宽且作物与杂草有一定高度比的作物田或果园、树 木、橡胶园等,可用定向喷雾或保护性喷雾,使一些对作物有毒害的除草剂药液接触不 到作物或仅喷到非要害基部。这一施药方法称为生育期行间处理法(图 5-3)。如,果园、 玉米田、棉田等应用百草枯、草甘膦防除杂草。 ( (二二) )时差选择性时差选择性对作物有较强毒性的除草剂,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及出苗期早晚的 差异而形成的选择性,称为时差选择性。例如百草枯或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 移栽或插秧之 前,杀死已萌发的杂草, 而这两种除草剂在土壤中很快失活或钝化, 因此可安全地播种或移 栽。 玉米、 大豆田免耕法中将百草枯或草甘膦两种灭生性除草剂与其它苗前土壤处理剂混用 除草,此时玉米、大豆未出土,百草枯与草甘膦伤及不到,但可杀死已出土的杂草,同时土 壤处理剂还可封闭未出土杂草。 这一方法是利用了百草枯或草甘膦在土壤中很快失活或钝化 这一特性。 ( (三三) )利用位差与施药方法等的综合选择性利用位差与施药方法等的综合选择性 水稻插秧缓苗后可安全有效地施用丁草胺、杀草丹等除草剂,其原因有三:(1)杂草处 在敏感的萌芽期, 稻秧龄期较大, 对药剂有较强的耐药性;(2)除草剂采用颗粒剂或混土、 混化肥撒布,药剂不致粘附在秧苗上,从而避免受害;(3)药剂固着在杂草萌动的表土层, 能杀死杂草, 而插秧后的水稻根系与生长点处在药层下, 接触不到药剂, 因此安全(如图 5-4)。 图图 5-45-4 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剂的除草原理示意图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剂的除草原理示意图 采用这一方法应注意:1)漏水田易产生药害;2)水层深度不应浸没上部秧苗,且应保持 5~7 天适宜的水层;3)水稻缓苗后用药;4)降雨过后或有露水时易粘附毒土,引起药害。 二二 、形态选择性、形态选择性 利用作物与杂草的形态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 称为形态选择性。植物叶的形态、叶表面 的结构以及生长点的位置等, 直接关系到药液的附着与吸收, 因此,这些差异往往影响植物 的耐药性。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