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说明文阅读题
( (2015 杭州市)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 11 人死亡 24 人受伤,起火原 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 1 分钟内连爆近 10 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 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 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 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 氟利昂) ,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 外, 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 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 无论在生产、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 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 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 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 .改善空气的质量。释放 到空气中, 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 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 。早在 2012 年 9 月,中科院专家就通过对市面上常见的 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 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 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 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 微米的超细微 粒 研究发现, 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 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 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 性的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 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 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本文有删改) 13.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3 分) 14.心理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①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15.请结合文章, 简要分析尤其在春夏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 (4 分) 16.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 文内容,给她提两点建议。 (3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3.13.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 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 ((3 3 分,分, 每点每点 1 1 分)分)14.14.①不能删去,①不能删去, “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②不能删去,②不能删去, “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 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4 4 分,各分,各 2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15.夏秋季节日照强烈,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品,在高温夏秋季节日照强烈,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品,在高温 下容易爆炸,夏下容易爆炸,夏秋季节容易产生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学物反应,秋季节容易产生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学物反应, 造造 成环境污染。成环境污染。 ((4 4分,每点分,每点 2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6.16.建议一:建议一: 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免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免 产生精神依赖。产生精神依赖。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自然植物的较为有名的品牌。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自然植物的较为有名的品牌。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 (20 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 化。 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 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 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 现得最为明显。 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 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 “过去几年中, 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 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 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 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 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 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 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以微博为例,浏览 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 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 不断地扫视、 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 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 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 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 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 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 ④数字时代, 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 常生活中, 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 被戏称为“拇指族” 。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 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 37 位手机重度用 户参与实验,其中26 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 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 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 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 10 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 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 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 字原住民” ,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 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 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 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 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自《百科知识》 2015.03A,有删改) 18.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4 分) 19.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