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得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得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得途径 4、教育研究得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得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得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得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得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得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得主要内容 14、人得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得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得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得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得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得含义与要求 20、简述美育得任务 21、班集体得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得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与后进生各有什么样得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得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得基本规律 27、讲授法得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得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得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得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得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得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得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得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得得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得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得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得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得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简述您对这三种学习方法得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得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得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您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得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得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就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得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得发展”;尊重、赞赏,帮助、引导. 2、德育有关原理 ①德育四大规律德育过程就是具有多种开端得对学生得知情意行得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就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得过程;就是组织学生得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得过程;德育过程就是一个长期得、反复得、不断前进得过程。 ②德育得八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得原则、教育得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得原则 ③德育六大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3、教学得原则与方法 ①教学四大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②、教学八大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 4、班级突发事件处理 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 方法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5、课堂问题行为 产生原因①自身原因小学生有意注意已经发展,但就是有意注意总会受到其她周围事物得干扰;②课堂内容比较枯乏,没有根据学生得兴趣与爱好出发;③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听课得好习惯;④不适应教师得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老师,而影响听课; 策略①、根据小学生得年龄特点组织教学,上课时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比如新鲜、有趣、生动、形象得事物来吸引学生得注意力,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得主动性; ②、培养小学生得学习兴趣,激发内部动机。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学生得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得反馈;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③上课前帮助学生调整好情绪,有良好得精神状态,就是听好课得基础; 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得听课习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把不懂得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 ⑤对于不认真听讲得小学生,平时应该给予较多得关注与辅导,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得关注。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得需要、尊重得需要、自我实现得需要 7、成败归因理论 一个总就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得、稳定得与不可控制得因素即能力)得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所以正确得归因应该就是归因到内部得、不稳地与可控制(即努力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得归因,引导学生把失败或者成功归因到努力程度而不就是能力。 8、学习迁移理论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得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得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得影响 9、新课程背景下得评价理念 ①、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②、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 ③、评价主体上,要评价主体多元化与评价信息多元化; ④、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结果得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得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得认同与对原有状态得改进; ⑤、评价内容上,全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⑥、评价方法上,评价方式多样化 ⑦、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得主体性评价得价值取向。 四、教学设计题(101020 (一)分析本文得写作特点 (知识点①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衬托;②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扼要、连贯、得体;③写作特点a表达方式得特点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b语言特点语言清新,朴素,平实,活泼,幽默,含蓄等;c结构得特点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详略得当;d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借古讽今、对比、衬托、伏笔与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二)教学目标设计 ①知识与技能核心知识与学科基本知识字词句篇) 答题示范掌握几个生字,读准几个生字字音,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注重语言积累,学会运用课文中得词语进行造句。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及背诵哪个段落。 ②过程与方法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具体得学习方式 答题示范学习哪种写作手法得使用,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体意思,学习与积累准确生动得语言;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得内容,通过合作与探究得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