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常见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保 护 措 施 及 预 防 措 施 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一、 垫层混凝土 1.通病 1)垫层表面高程超过允许偏差 2)表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10mm) (3)厚度超过允许偏差(10mm 4)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实、局部凹凸不平。 2.原因及分析 1)基坑开挖后,基底高程超差大,下道工序开始前,又没认真验收与修整。 (2)大面积垫层中间部分的混凝土面高程没有实行控制措施。仅局部的高程桩和用小线量来掌握其表面高程,因而造成中间大部分表面的高程不准,误差大. 3)中间无法及时校对高程和其平整度的误差值,因而形成事实后无法修整。 (4)上述误差偏大的结果,给以后的各工序也带来一定的调整难度与累积误差影响。 3.预防与治理 1)对挖土工序要认真检查验收。加大检验频率,坚持不合要求不验收,不进行下一工序,直到整修合格为止。 (2)将大面积垫层中间部分,分制成若干窄条(34m宽)浇筑区,每条都支设垫层侧模板。每一条垫层侧模板的顶部高程,用水准仪校测后再调整,使其顶部高程误差值不超过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5mm). (3)分条跳区浇筑垫层混凝土。用每条的侧模板控制垫层的表面高程;用45m长的装有附着式振捣器的振动梁对表面进行振捣与整平;用铝合金平尺对混凝土表面再次整平,木抹子局部整修、压实. 4浇筑后及时覆盖洒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对混凝土的表面高程与平整度进行实测实量.用水准仪对混凝土表面高程进行测量,并将实际各点的高程误差值标注在垫层表面上1点/25m2),以便为下工序的调整提供准确的依据。 (5)如发现局部超差较大,应对下工序模板、钢筋安装)在合理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进行调整。 二、基础底板 1.模板 1通病 1)底板侧模、侧墙吊模的边缘线、轴线位置偏移、超差(底板侧模≤15mm,墙≤10mm,桩≤8mm); 2)侧模顶高程超差大,影响到底板厚度; 3墙脚根部吊模变形,不平,不直,超差大。浇筑混凝土后,底板混凝土向上翻起,将墙根部模板埋住.造成底板混凝土不平,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模板漏浆,表现凹凸不平,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2)原因及分析 1模板安装后,未经检查验收或发现超差后未整修调整。 2)模板的安装方法不当,支撑不牢或操作中不慎将撑杆踩掉。 3)对基础模板,特别是对侧墙吊模的安装质量重视不够,误认为该部位不是露明结构,可以简易处理即可。基础底板模板的高程、侧墙吊模的轴线位置的准确不但可以保证上部结构的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达到标准要求,还可以减少由于底板超厚而带来混凝土的浪费。 (3)预防与治理 1应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开始,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上部结构也会受到影响. 2)在模板的安装方法上进行改进,要保证吊模拉撑系统的稳定性、牢固性. 3)模板安装除用尺量、挂线外,还要用垫层上的标注高程误差值进行调整模板上顶高。最后用水准仪校测与调整。 4)根据法律规范要求的精度和作法制作与安装模板.对周转安装次数较多的有特别要求的部位(变形缝止水带部分、吊模尺寸较大,应制作专用或组合式的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别的需要。 5要认真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与检查验收工作。 2.钢筋 (1)通病 1钢筋加工长度超差大(允许偏差mm); 2)受力钢筋间距超差大(允许偏差20mm); 3)保护层厚度超差大允许偏差10mm); 4)受力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不够; 5)钢筋搭接(焊接接头)长度不够,钢筋截面不符合设计; 6钢筋网绑扎松动,绑扎跳扣多。双向受力筋未全部绑牢; 7基础底板内的池壁预埋筋、柱顶筋位置(轴线或保护层)偏差大. (2)原因及分析 1)钢筋加工平台上未加端头固定档板或未检查,造成钢筋加工长度不准,超差大。 2)绑扎时未注意按间距划线绑扎,或绑扎松动致使钢筋移位间距不准. 3)保护层水泥砂浆垫块的加工厚度不准;保护层水泥砂浆垫块的摆放间距大,垫块未对准架立筋摆放变形弯曲;双层钢筋网的架立筋(排架筋)的净空高度偏差大,摆放间距大,又经操作人员踩踏之后弯曲下沉.钢筋端头保护层未加控制。 4)隔墙或池壁(柱预埋筋的固定位置未经认真放线测量,以致埋筋位置不准。 隔墙或池壁柱)预埋筋的上部端头高程未经测量和钢筋下半部固定,造成钢筋上端头高低不齐,高程不准和左右晃动。 (3)预防与治理 1)钢筋加工平台应设下料、弯曲尺寸的控制挡板,加工后要认真检查验收。 2)底板内的钢筋线位,要根据图纸要求,将钢筋间距控制线、预埋筋的边线(或侧墙、柱的边缘线)逐一在垫层表面上用墨线弹出。 绑扎安装时,要按线位摆放与绑扎。对上层底板筋,特别是紧贴侧墙、柱预埋筋的钢筋益要用拉线量尺寸(用重球吊线)的办法对准、绑牢,经再次检查无误后,可用点焊方法将紧贴埋筋的纵向水平筋固定. 3底板筋上下层厚度及保护厚层度要按下述方法固定。 (A水泥砂浆垫块的强度、厚度要按要求的强度与厚度加工制作.垫块制作后,有养护措施以保证水泥砂浆垫块的强度达到要求。 (B要根据上下双层钢筋绑扎网的直径确定钢筋板凳(或架立筋、排架筋)的直径和摆放间距。φ10以下的双层筋,应增加纵向筋的直径(改为φ12),其架立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cm.φ12~φ16的主筋的架立筋间距不宜大于80cm.φ16以上的主筋架立筋间距为100120cm为宜。 (C钢筋下部的垫块摆放位置,要与架立筋对正.在每一个架立筋板凳筋)的下面都要摆放砂浆垫块,以保证其保护层厚度. (D)架立筋的高度要根据结构厚度,钢筋直径与排架筋的摆放的方向,事先计算高度。加工中应严格控制加工高度,以保证双层筋的高度误差不超过5mm。 (E坚持按法律规范要求绑扎结点。双向受力的钢筋结点,应全部绑扎,不跳扣。 (F)绑扎后的底板钢筋,应认真自检与整修。自检时,要检查底板筋中的预埋筋轴线位置,其保护层厚度不超差(墙保护允许偏差 3mm,柱保护层允许偏差5mm)。发现有超差时,应及时纠正。 3.底板混凝土 (1)通病 1底板高程超过允许偏差(10mm). 2底板平整度(用2m尺检查)超差<8mm。 3底板厚度超标(底板厚度<200mm5mm;200~600mm,厚8mm;>600mm,厚10mm. 4)混凝土表面局部凹凸不平,变形缝处有错台允许偏差<3mm。 5)表面粗糙,不实,有砂粒浮浆、印痕、积水等现象。 6有蜂窝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有规则的裂缝与钢筋等距离)。 (2)原因及分析 1底板的中间部分没有高程控制依据和手段。底板表面只用抹子,没用平塔尺大面积整平。 2)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坍落度大、泌水且骨料下沉和过振,造成较大的混凝土的沉陷引起混凝土的表面开裂。 3混凝土表面未经二次压实,压光抹平. 4)养护不及时。 3)预防与治理 1)底板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搅拌运输及入模时间应遵守法律规范规定的要求. 2)较厚度板(≥50cm)应分层灌筑与振捣。两层以上的混凝土要对每层进行二次重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