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一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为单建式人民防空工程, 人防工程平时使用功能为车库, 战时使用功能为二等 人员掩蔽部和物资库,人防工程共设三个防护单元。 防护类别甲类,抗力级别核6 级、常 6 级。 2、 基本数据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抗震等级框架等级为二级。砼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 Ⅰ级。 标高设计图中0.000 相对于绝对标高 732.15。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级。 3、 自然条件 3.1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3.2 场地标准冻深1.40m。 3.3 场地的工程地质与地下水条件 3.3.1 由********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3.3.2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勘察范围内无地下水出露,勘察时水位标高(相对于 自然地面,下同)为-4.8 至-12.0m ;防水设计考虑的地下水位为 -4.8 m ;抗浮设计考虑的 地下水水位为(抗浮设计有关措施另详施工图说明与大样。设计未作说明时,施工单 位应在上部主体结构(地面以上无建筑时,应在顶板填土)完工前采取措施以确保地下水位 不高于基底或保证基础构件不致因水浮力原因导致变位或损害) 。 3.4 本工程地下水对钢筋砼结构具有,地基土对钢筋砼结构具有弱腐蚀性。设计 采用对钢筋混凝土的防腐措施等级为中等腐蚀性,具体做法详见第9.4.2 条。 3.5 主体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I 类,室外构件为类,水库、洗消间为类。 4、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50068-2001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50083-97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50105-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0007-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50225-200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0108-2001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0046-2008 5、 本工程设计计算所采用的计算程序 5.1 采用 2010 年版系列软件“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分 析。 1 / 16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 5.2 采用系列软件“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基础设计。 5.3 采用理正人防软件(2.9.0.1 版)对人防单个构件进行计算。采用理正结构工具箱6.0 版 对外墙进行平时工况计算。 6、设计主要采用的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结构部位 荷载值 人防顶板 人防底板 人防外墙 75 25 30 结构部位 楼梯蹋步与 休息平台 荷载值 60正面 结构部位 室内出入口 室外竖井、楼梯 室外直通、 ζ1000 边框柱 砌体墙小洞口边框 附图11.6 高低水平系梁搭接 附图11.7 11.8 填充墙上端为自由端墙顶未到梁板底时, 应在墙顶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 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设置要求同 11.7 条,被切断的水平系梁断面和配 13 / 16 h 箍 筋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 筋的钢筋混凝土附加水平系梁,其配筋尚应满足过梁的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000。当两水平系梁高差小于等于 500 时,水平系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弯与过梁连成 框架,见附图 11.7。 11.8 填充墙上端为自由端墙顶未到梁板底时, 应在墙顶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 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设置要求同 11.7 条,水平系梁纵筋锚入钢筋混凝 土墙、柱、构造柱内不得小于。 12、 后浇带 12.1 后浇带位置通常在基础平面和结构平面图中画出,其所指不仅包括平面上的梁、 板,同时也包括位于该位置处的混凝土墙体,施工时不可遗漏。当施工图另有说明时 按该说明采用。 12.2 高层建筑的高层部分与多层裙房之间未设沉降缝抗震缝, 防空地下室应从基础开 始设置后浇带,一般设于高层与裙房交界处的裙房部位,且应当与上部结构后浇带位 置统一,带宽不小于800,后浇带应在高层主体结构完工以后浇筑,如有沉降观测,根 据观测结果证明高层建筑之沉降已趋向稳定,也可适当提前,但必须在裙房屋顶结构 砼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浇筑。 12.3 高层建筑的高层部分与多层裙房之间设有沉降缝抗震缝,但防空地下室未设缝, 防空地下室应从基础开始设置后浇带,设置要求同上条。 车道出口部分与车库主体结 构之间未设缝而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应在车库主体结构完工以后浇筑。 12.4 房屋超长时,防空地下室应自基础开始,每隔30~40m 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宽不 小于 800,当年可封闭采暖室内平均温度不低于 5 摄氏度的工程,可于砼强度达到设 计强度并不少于 1~2 个月后再补砼,否则须过冬后再浇注后浇带。 12.5 后浇带做法见下附图。 14 / 16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 120 厚砖墙 建筑防水层 80 厚钢筋砼板可预制 混凝土表面须凿毛 混凝土墙 设遇水膨胀止水带 混凝土表面须凿毛 基础底板 设遇水膨胀止水带 建筑防水层 150 厚素砼垫层 混凝土表面须凿毛 设遇水膨胀止水带 基础梁 建筑防水层 150 厚素砼垫层 1 5 0 200800200 200800200 1 5 0 200800200 混凝土墙防水后浇带做法基础底板防水后浇带做法基础梁防水后浇带做法 后浇带范围内箍筋直径同梁内箍筋,箍筋间距100 混凝土表面凿毛 E 加强筋 置于梁两侧 2 1 梁高 ≤ 500 500 ≤ 700 700 ≥ LaE ≥ LaE 800 ≥ LaE 加强筋 12 加强筋为板受力钢筋 混凝土表面凿毛 截面面积的一半 E ≥ LaE800 E-E 梁后浇带做法楼板后浇带做法 12.6 施工单位应将后浇带两侧之构件妥善支撑,支撑应进行设计,须符合有关规范、 标准要求。对裙房为单跨结构,当要求设置后浇带时,支撑设计应考虑裙房结构的整 体稳定与施工阶段抗风抗土推力能力。在后浇带未浇筑形成整体前不得拆除支撑。拆 除支撑应由上而下拆除。 12.7 浇筑后浇带前应将两侧混凝土表面凿毛,应将带内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后浇带的 砼强度等级应比相邻砼高一级,并应加入适量微膨胀剂形成微膨胀砼。 13、施工缝 13.1 尽可能减少水平施工缝,并且当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 300。 13.2 水平施工缝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小处,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留设详 9.3 条,除后浇带 外,工程结构不得再留垂直施工缝。 13.3 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框墙,临空墙,水库挡墙、密闭通道墙、防毒通道墙等有密 闭防水要求的墙体,必须整体浇筑,不得留水平施工缝。 13.4 为确保施工缝的施工质量,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