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乡土中国》练习 答案汇总

  • 资源ID:55845230       资源大小:950.4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乡土中国》练习 答案汇总

【第一部分】 整体浏览序言、后记、目录阅读 课时目标通过乡土中国“重刊序言”“后记”及目录,初识全书内容,了解乡土中 国的作者和成书,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活动 1 研读 〈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1. 乡土中国尝试回答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_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2.“乡土中国”是该书的核心概念,作者是怎样解释这一概念的它有何意义 (1)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 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 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2)搞清楚这个概念,就可以 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活动 2 研读 〈乡土中国〉后记 3.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研究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地的社区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第二阶段社会结构的 分析,偏于通论性质,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展实地研究,使用比较研究。 4. 乡土中国是作者哪个阶段的研究关于这本书,作者作出了哪两点重要说明 阶段第二阶段。说明①从社会结构角度展开比较研究;②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 土社会的特性。 活动 3 浏览目录,初识内容 5.在对“重刊序言”“后记”阅读的基础上,浏览目录,尝试以“乡土社会”为核心,以 “差序格局”为外在结构,以“礼治秩序”为内在规则建立逻辑框架,用结构思维导图展示 全书 14 个篇章之间的关系。 活动 4 综合思考,表达运用 6.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主题为“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会”的活动,你是主持人,请你 用准确得体的语言拟写一段主持词,简要介绍费孝通先生及其乡土中国一书,以激发同 学们交流的热情,不少于 120 字。 示例乡土中国是由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采用实地调查研究和社 会结构分析的方法写的一本社会学著作,它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 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较为 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对我们加深中国社会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有人曾提出疑问乡土中国的出版时间是 1947 年,中国社会大部分已经从“乡土” 走向“现代”,学习乡土中国会不会过时了呢把你的理由写成一段话,不少于 140 字。 示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 市的碰撞与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仍然值得 我们思考。在这样一个飞奔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可能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过去、 我们的历史的河流。只有现在的民族是最薄的民族、是最没有希望的民族。 【第二部分】 社会性质乡土性1~3 章 课时目标通过阅读乡土本色 文字乡下 再论文字乡下 ,理解乡土性的丰富内涵, 探究“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的缘由,分析作者的论述过程。 活动 1 概念界定,概括特征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土“土”有三重含义①泥土;②向土里讨生活;③以土为命根,以土为神。 (2)愚说乡下人“愚”,不是指他们的智力有问题,知识有局限,而是指他们不识字, 是文盲,而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 2.某位同学在学习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时,在笔记上记录了书中三个事例的梗概,请你 帮助他根据这三个事例,提炼出中国社会基层“乡土性”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8 个字。 ①史禄国先生曾告诉费孝通先生,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 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②一位研究语言的朋友说,张北一带的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 是附着在土上的。 ③在一个村子里,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 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 惯的。 ①乡下人离不开土地或根植土地、依赖土地;②定居是常态或不流动是常态; ③形成熟人社会。 活动 2 比较分析,辨析词义 3.根据原文, 乡村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人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你认为现代社会生活 中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依然如此吗为什么 乡土社会亲密;自由、规矩、熟知;信任;心安。 现代社会不同。相对而言,显得陌生、有隔膜;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更多建立在利益 之上,地缘、血缘的连接性变弱,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不理解、不信任。 4.从生活方式、 人与人、 人与规则、 人与物的维度比较 “乡土社会” 和 “现代社会” 的区别。 对比维度 乡土社会 现代社会 生活方式 世代定居 流动 人与人 熟悉 陌生 人与规则 遵循礼俗 依照法律 人与物 熟悉个别事物 寻求普遍特征 活动 3 聚焦问题,探究本质 5.文字产生的前提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文字的“缺陷”是什么 (1)前提人和人的接触有了时空的阻隔。 (2)作用代替说话,传达某种意义。 (3) “缺陷”传情达意不完全。 6.综合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两篇内容,你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什 么 原因是乡土社会中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具体表现为①乡土 社会中, 人与人是面对面的接触, 语言是比文字表意功能更加完善的工具, 而且还有表情、 动作等象征体系帮助表达,根本用不着文字传情达意。②乡土社会中人的生活是定型的, 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经验,根本用不着文字帮助记忆。 活动 4 前后勾连,梳理思路 7.在再论文字下乡篇,作者提出“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这一观点,分析得 出这一结论的思路。 在第 2、3 篇中,作者从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这一特征,从空间维度阐释了熟 人社会不需要借助文字交流,并对比解析了“语言”和“文字”的不同作用,特别强调“文 字是个不太完善”的交流工具;再从时间维度阐释了在安定的乡土社会, “语言足够传递世 代间的经验” ,因而“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 。 8.结合乡土本色 文字乡下 再论文字乡下三篇,概括“乡土社会”的概念,分析三 篇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 1 篇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第 2 篇 乡土社会是熟悉的面对面社群,从空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第 3 篇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 会、是安定社会,从时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前三篇之间的关联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 定了它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2、3 两篇分别从空间、时间角度论述了文字对乡土社会的 作用极其有限,是对第 1 篇内容的有力补充和论证。第 1 篇与第 2、3 篇构成总分关系、因 果关系。 活动 5 学以致用,综合运用 9. 在辩论会上, 围绕辩题“文字在乡下是多余的”展开辩论。 请你从正方来阐述你的观点, 简要陈述。 ①乡下社会是“熟人”社会、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当“熟悉”,足声、声气, 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他们有自己的“特殊语言”,不必求助于文字。 ②文字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 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 10. 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原因一是乡

注意事项

本文(《乡土中国》练习 答案汇总)为本站会员(wangxing104)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