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 资源ID:55696360       资源大小:232.9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2012 级文化产业管理 付超 12140051011 一、概述 芦原义信在 街道的美学 一书中深刻地剖析了城市街道和外部空间的美学 构成要素, 认为在城市街道等外部空间的设计当中,需要肯定人的存在这一基本 要素; 强调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同样重要;列举大量日本和西方经典案例的设计 手法上的异同支撑自己的设计理论。 此书对我们在对城市街道等外部空间进行规 划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 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之中,通俗 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大量作品来说 明这些理论,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很有说服力,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街道的美学成书于 1978 年,是作者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面的研究成 果。 这本关于外部空间理论分析的重要文献并不仅仅是理论和实例的罗列,而是 以街道的视觉秩序作为建筑空间布局形成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 学规律、 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形成不同的建筑外部空间的视觉秩序 规律。书中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 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和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 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方和西 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 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所以说,这本书不仅在 理论上为建筑及相关领域奠定了研究模式, 也在实践上为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设 计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本书虽然属于专业书籍,但是语言通俗,行文流畅,对于初涉建筑领域和相 关领域的读者来说也很适宜。读完这本书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认同作者的观点, 一个好的建筑,它和所处的场所应有着天然的契合,不然,再美观的建筑都让人 不舒服。我想在我们的城市中这并不难理解。 二、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的第一章中充分辨析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内 外墙的意义以及围廓的概念, 重点论述了东西方人们对建筑的空间概念认知的不 同,为街道的空间构成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1、对于内外空间领域的认知 作者通过对日本的欧化住宅的生活起居、 西洋式饭店和日本温泉观光旅馆的 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的分析比较,发现了人们对空间的本质关注的不同点。在日 本的全盘欧化的住宅和温泉观光宾馆中,虽然建筑的结构和空间基本相同,但是 行为方式却存在明显差异。 日本人将欧式住宅的客厅和宾馆的公共空间作为内部 空间秩序看待而脱鞋、穿着睡衣生活的区域;在西欧这些空间则是穿着鞋生活的 外部空间秩序的延伸。在街道空间的概念的形成上,芦原信义认为“西欧将街道 空间延伸到住宅内的客厅部分,是一种外部秩序主导的空间系统,家与街道在空 间领域上一视同仁, 而日本的街道空间是处于门锁和城墙之间的一个含混的空间, 是一个并不具有重大意义的空间系统,家被看作‘内’街道则被视为与个人无关 的‘外’ ” 。 2、墙区隔空间场域的结界 构成建筑内部空间的基本条件是边界概念的实体化, 边界所承担的首要意义 便是“内部”与“外部”的认知。墙,这一支撑性的力学结构,自然构成了不同 意义空间的一道有形区隔。 有形的墙壁承担着分隔人造建筑物与外部物理空间的 功能。墙内是意义秩序的内部,墙外则是意义秩序的外部。以西欧砖石结构建筑 为例, 厚实的墙壁在空间及心理上都是一道区隔内外意义秩序的结界,一种防御 性的精神结构, 区隔了家庭私用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而日本土木结构建筑则打 破这一原则,墙极薄且不确定,可以说是一道非实体化的心理“结界” 。介于梁 柱之间的一块块开敞空间,皆可成为临时的流动性“墙壁” ,内外的空间则主要 靠玄关的脱鞋处来区隔。日本式建筑从本质上即否定实体性“墙”的存在,相较 于西欧高视线站立的“墙型文化” ,更为偏重于低视线坐式的“榻榻米文化” 。 3、庭院 在城市形成时能看见街道的意义并富有感情的主要是拉丁民族, 街道就是他 们生活的一部分。开放前院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式样,田园 风格,是“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 。前院向城市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 但是这种空间是一种“田园城市风格”的街道空间,即使殖民地也仅仅是郊区住 宅。悉尼在住宅大门和街道之间的庭院种满鲜花,庭院延伸到街道上。日本的住 宅区中相当于前院的空间极为罕见。 意大利这个国家尤其是把街道作为自己生活 的一部分,每天在街道上度过大部分空闲时间,在街道上喝咖啡和聊天。日本的 居民更加强调私密性,住宅前面的庭院包围在围墙之中,在悉尼或是意大利、希 腊国家,则是把自家的私密空间延伸到街道上。 日本建筑典型特征就是无前院, 内部空间渗透到外部空间之中,大人看管小 孩从隔扇之间的露洞观察,而从建筑的外面看不到建筑内部,增加私密性。建筑 外墙直接形成街道,同时通过外墙上面的门窗开口,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渗 透, 并且能够对街道空间形成最好的监视。这时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渗透入街道生 活,比如交谈、缝纫等等 这是“内部秩序渗透入外部秩序之中” 。 三、街道的美学要素 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 详细分析了组成街道的各 个部分(街道的边界建筑、街道的类型、D/H、广场的构成原则、阴角空间、 室外雕塑等附属物) ,并用其在实际项目中的时间来说明街道空间美学评判要素 的重要性和意义。 1、D/H 值 芦原信义设街道的宽度为 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 H。在街道设计中,D/H 很 重要,当 D/H﹥1 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 当 D/H﹤1 时,随着 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D/H=1 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这与人们在街 道上的尺度感和欣赏街景式的视角有密切关系。 虽然现在很多街道的 D/H 值与历 史上的街道相同,但是由于现今建筑尺度的巨型化,曾经很有亲和力的街道尺度 也不复存在,街道的尺度对人们来说要宽阔得多。 2、广场 作为街道的中心, 是外部空间最为活跃的单元。作者认为广场从空间构成上 来说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1)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 ,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 ,容易构成图形; (3)铺装面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 (4)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 此外作者还认为,广场应是居民的生活场所,是热闹且有生气的空间,而不是单 纯的封闭的空间, 高质量的封闭式的外部空间构成方式应合理利用阴角空间和下 沉式庭院。 阴角空间所形成的封闭性强、亲切的空间模式是其强力推荐的街道构 成方式, 以洛克菲勒中心的下沉广场为代表的下沉式空间处理手法也具有很好的 构成效果。 3、城郭 街道的边界是最吸引我们视线的, 芦原义信将人在观察街道形态时所看到的 景象分为两种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第一次轮廓线” ,把建筑外墙 的突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第二次轮廓线” 。在设计中重视俯角 10 度作为设计的重点。目前“第二次轮廓线”的设计没有得到重视,其不确定 性造成了现状亚洲街道景观的模糊。以往的设计中只重视了“第一次轮廓线”的 设计,在广告业日益发展的今天

注意事项

本文(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为本站会员(sunhongz120)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