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是供应脑的动脉血 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 识障碍及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 脑血管意外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危重病,也是人类病死率最高 的三大疾病之 一。“ 脑血管意外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其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多数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因脑动脉瘤、血管畸 形等所引起。脑栓塞多见于中青年有心脏病的患者,如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 栓子脱落堵塞脑血管而成。 【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 脑部的血液由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椎动脉供给。脑的平均重量约为1400g, 占整个体重的 23,然而脑组织需用的血液供应占心搏出量的 1520(静 态时),这是与脑组织的缴高代谢率相适应的。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源的储备,需要血液循环连续的供应氧和葡萄糖。 脑血流量与脑动脉的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的阻力呈反比。而灌注压约 等于平均动脉压减去静脉压的差。影响血管阻力的因素为 血管壁的构造及血管张力,颅内压和血液的粘滞度等。在正常情况下,平 均动脉压在 60-160mmHg( 8.“0- 1 1 / 1111 21.“3kpa)范围内,脑血流量可自动调节,以保护脑组织不致缺氧而受损。 当灌注压增高时,反射性引起毛细血管动脉端平滑肌收缩,使血管阻力增高而 不使脑血流量增加,反之亦然。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一)病因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风湿,钩端螺旋体,结核,梅毒 等),发育异常(先天性脑动脉瘤,闹动静脉畸形),外伤等,其中以动脉硬 化最常见。 2,血液成分改变级血液流变学异常①血液粘滞度增高 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等;②凝血 机制异常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DIC 等。此外妊娠,产后,术 后也可以引起高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等。 4,其他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邻近的大血管,影响供血;颅外形成的各种 栓子(如空气,脂肪,肿瘤等)引起脑栓塞。 (二)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干预的两种,天气、年龄、性别和基 因遗传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 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是可以干预的。 目前我国人群中促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迅速攀升,且出现多种危险 因素叠加现象。研究已证实高血压、糖尿病、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吸烟等与心脑 血管病多发有直接关系,但值得重视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主要危险因素在 我国人群中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以“触目惊心”的速度上升,积极控制各种危险 因素至关重要。 2 2 / 1111 危险因素 1高血压 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正在快速递增,且多数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 这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高发的最主要原因。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提高控制 率,以减少脑卒中等合并症的发生,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血 压水平140/90mmHg 为宜。 ★建议 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35 岁以上成人需要开始留意自己的血压,高血压患 者更应经常测量血压,以调整用药剂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 减重腹部肥胖比体重指数 BMI(kg/㎡)保持在 20-24;限盐每天控制在 6 克 以下; 减少膳食脂肪 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 危险因素 2心脏病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血压水平,有心脏病的人发生脑卒中的 危险都要比无心脏病者高 2 倍以上。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 素,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非瓣膜病性房颤的患者每年 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为 3-5,大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 50。 ★建议40 岁以上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冠心病高危患者应在医 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对非瓣膜病性房颤 患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 危险因素 3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高发的欧美国家,糖尿病是缺血 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2 倍。★建议 3 3 / 1111 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空腹血糖应7mmoI/L。轻度糖 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 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按医 嘱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危险因素 4血脂异常 进食大量油腻的食物,血液带着脂肪在全身游动,高脂血症可以增加血黏 度,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程,与缺血性脑中风有关。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过低时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建议 血脂异常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选择降脂药物,并定期复查血脂。 危险因素 5吸烟 吸烟会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 促使血小板聚集等。经常吸烟是一个公认的缺血性脑中卒的危险因素,其危险 度随吸烟量而增加。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建议 戒烟;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无烟区,以减少被 动吸烟的危害。 危险因素 6饮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 精中毒是导致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男性每天喝白酒不超过 50ml酒精含量30 克,啤酒不超过 640ml,葡糖酒 不超过 200ml女性饮酒量需减半可能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每天饮酒大 于 5 个“drink”者(1 个“drink”相当于 11-14 克酒精),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 增加,酒精可能通过升高血压、导致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流量等增 加卒中。 ★建议 4 4 / 1111 饮酒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0-30 克,女性不应超过 15-20 克。对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 病;孕妇更应忌酒。 临床表现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可分为颈动脉系统和椎- 基底动脉系统两类。颈动脉系统 TIA 常见症状为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性偏 瘫,对侧感觉异常或减退,短暂的单眼失明是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缺血的特征 性症状,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缺血时可有失语,对侧同向偏盲较少见。椎- 基底动脉系统 TIA 以阵发性眩晕最常见,一般不伴有明显的耳鸣,可发生复 视、眼震、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一侧颅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 或感觉障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的典型症状。 2.脑血栓形成。病前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常在睡眠中或安静时发作, 可有头晕肢麻、暂时性神志不清等前期症状,逐渐产生偏瘫、失语、意识障碍 等症状,症状逐渐加重,数小时至数天达高峰。 3.脑栓塞。多见中年以上,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高血脂病史,有 的患者有短暂脑缺血发作史。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症状经数小时甚至12 天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