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 资源ID:55680274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5积分 【人民币15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杨梅癌肿病杨梅癌肿病 症状特征症状特征 主要危害枝干枝干,初期在被害枝上产生 乳白色小突起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后渐扩展形成 肿瘤肿瘤,表面凸凹粗糙不平,木栓质变坚硬 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造成病枝枯死。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枝肿瘤组织中越冬,随种苗传播。雨季湿度大,肿瘤表面溢 出菌脓,随雨水传播,从寄主叶痕或伤口侵入,潜育期在 20-30 天。发 病后又产生菌脓不断随雨水传播进行二次侵染,造成大面积流行。在云南 种植期,初侵染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发病,第二次发病高峰在 8 月中下 旬至 9 月中旬,特别是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套种其它作物杨梅园发病较 重。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冬季修剪清园后,用物美价廉 12150 波尔多液进行整株喷雾, 用药渣涂白树主干,做保护性防治。 2、开花和采收期,杜绝喷洒农药,以免造成落花落果和成熟期对果实 污染 杨梅褐斑病杨梅褐斑病 症状症状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紫红色小点针头大小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 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 边缘褐色边缘褐色, 直径 4~ 8 毫米。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 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 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病原病原 据方华生等研究认为,该病菌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 囊菌科真菌引起,学名是 Mycosphacrcalla myricac Saw.,病菌子囊果埋 在表皮下,孔口突出在表皮外,球形或扁球形,直径是 60~80 微米,孔 口直径约 7 微米, 内含 8 个子囊孢子, 它在子囊内排成两行, 无色、 双胞, 长椭圆形,成熟时上胞钝圆稍宽,下胞稍尖,分隔处稍狭缩,大小为17~ 22 微米4.3~4.8 微米。 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果在落叶或树上病叶中越冬,次年 4 月底至 5 月初,子囊 果内子囊孢子成熟,下雨后释放出来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子囊果散 发子囊孢子时间较长,从 5 月中旬到 6 月下旬,在病叶中均可查到子囊孢 子。该病菌侵入叶片组织后,潜伏期可达 3~4 个月,在 7~8 月高温干旱 时停止蔓延,8 月下旬出现新病斑,9~10 月病情加剧,并开始大量落叶。 该病一年发生 1 次,无再次侵染。该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无性孢 子,但在 PDA 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直径 50~70 微 米,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单孢,大小为 7.3 微米9.6 微米3~5 微 米。 在生产实践中, 通过观察和调查, 认为影响该病发生主要因素是 ①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和 5~6 月雨水多少密切相关,雨水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 ②在土壤 瘠薄、缺少有机质情况下,树势衰弱,容易发病。 ③在排水良好沙砾土 或阳光充足杨梅园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①春季剪除枯枝,扫除落叶,减少病害传染源。 ②新栽杨梅尽量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山地,培育管理中注意多施 有机肥及钾肥。 ③药剂保护和防治。据原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认 为 5 月下旬、 果实采后各喷药 1 次, 前者以 12200 波尔多液, 后者以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为宜。 杨梅干枯病杨梅干枯病 症状症状 主要危害枝干, 初期为不规则暗褐色病不规则暗褐色病 斑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并沿 树干上下发展。被害部由于水分逐渐丧失 而成为稍凹陷带状条斑凹陷带状条斑。病部和健康部分 有明显裂痕裂痕,发病严重时,病部深达木质 部,当病部围绕枝干一周时,枝干或植株即枯死。在后期病部表面着生很后期病部表面着生很 多黑色小粒点多黑色小粒点, 即为分生孢子盘, 初期埋生于表皮层下, 成熟后突破表皮, 使皮层出现纵裂或横裂裂口。 病原病原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是一种真菌,属于真菌类半知菌亚门,腔胞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 科。 发生规律该病为一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当杨梅树体衰弱 时,在体内扩展蔓延,发病轻重和树势强弱密切相关。 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当寄主生长衰弱时,才会 在树体内扩展蔓延,故发病轻重和树势关系密切。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通过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料及钾肥,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剪去已枯死枝干, 及时烧毁,促发新枝。(3)防治害虫、减少伤口。对于造成树体伤口害 虫,要注意防治,以减少杨梅树干伤口,防止病菌侵入。削去病斑,在伤 口涂以 50~100 倍 402 抗菌剂消毒保护。(4)保护伤口。要及时剪除枯 死枝条, 刮除病斑, 并对伤口和病斑涂抹波尔多浆或 402 抗菌剂进行保护。 杨梅枝腐病杨梅枝腐病 枝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杨梅老树发生较为普遍病害。近年来由于 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枝腐病发生为害较重,造成 枝干腐烂枯死,引起树体早衰。影响经济发展。 症状症状 该病害发病初期树干皮层腐烂树干皮层腐烂, 皮层病部 呈红褐色红褐色,稍隆起,组织松软,提早衰败。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后期枝干枯萎,病部失水干缩,呈凹陷状,变为黑色,并有黑色小粒点着 生,小黑点上有很细刺毛。 发病特点发病特点 该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翌年外界环境适宜时开始活动,病菌从枝 干伤口、 裂缝或新梢和基枝 节间侵入发病, 逐渐蔓延整个枝梢, 直至 23 年生枝序都发病枯萎。雨天潮湿时,枯枝上病斑吸水,分生孢子从孔口溢 出,借助风雨扩散,进行再侵染。发病程度和雨量成正比关系,雨水多、 果园潮湿、管理粗放,树势较弱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 合理施肥灌水,增施钾肥和有机肥,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雨季 注意果园排水措施,保持果园适当温湿度,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加强土 壤改良, 23 年对土壤深翻 1 次, 深翻同时施入杂草、 枯枝残叶等土杂肥, 减少病源。 (2)选择较抗病品种。 (3)必要时进行树干涂白,防治病害发生。在伤口处涂“402”抗菌 剂 100200 倍液或 4“843”康复剂。 (4)化学防治 在春梢抽生初期至果实成熟前,可喷 7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或 6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交替使用。每隔 710 天连喷 23 次 杀菌剂。 杨梅赤衣病杨梅赤衣病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症状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杨梅枝干。发病后, 明显特征是主干、主枝、侧枝及小枝被害处覆 盖一层橘红色霉层,以后逐渐蔓延扩大,龟裂 成小块,树皮剥落,露出木质部, 其上部叶片 发黄并枯萎,导致树势衰退,果型变小,品味变酸,最后枝条枯死,直至 全株枯死。本病除危害杨梅以外,还危害苹果、柑橘和枇杷等。 病原病原 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伏革菌科 Corticium Saimonicolor Berk

注意事项

本文(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为本站会员(sunhongz117)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