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 资源ID:55630790       资源大小:378.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 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 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 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关键词态度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改变 引言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 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 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 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 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 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1 态度的概念态度的概念 1.11.1 态度的定义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 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 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1.2 态度的心理结构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 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 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 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 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 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 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 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 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1.3 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 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 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 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 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 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 能够满足个人的 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 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 因此, 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 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2 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特性 2.12.1 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 态度不是天生的, 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不须学习, 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 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 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 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2.2 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即一种状态或观念。由于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关系的反映,所以态度总是离 不开一定的客体,总是与态度对象相联系,因此,态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抽象 的,它总是针对着某一事物的 [1]。 2.32.3 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 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其中情感的成 分占有重要位置,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它使得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 感色彩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正是由于态度具有这种稳定性和持久性,才使个 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1]。 2.52.5 态度的动力性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 响, 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 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1]。 3 3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 3.13.1 双重态度模型双重态度模型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 Greenwald和 Banaji 在分析了大 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内隐性社会认知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 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 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 内隐 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 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 在此基础上, Wilson 和 Lindsey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 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 活的内隐的态度[3]。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其测量方 式和态度改变技术等方面研究结果的反思, 这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的研究方向。 3.23.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1)对相同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 (2)出现双 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 ,而外显态度则需较多的动机和心理能量从 记忆中去检索,而且只有当检索到外显态度的强度能超越和抑制内隐态度时 ,个 体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否则报告的只是内隐态度。 (3)即便外显态度已经从记忆 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影响个体的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或并不试图去努力控 制的行为反应。 (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 (5)在面 临一种有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 即双重态度并不引起主观的冲突状态或矛盾心理。 (6) 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 评价系统相互独立,前者以内隐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后者则影响人的外显 反应。 (7)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的内隐的消极和积极的评价,即内隐态度 本身如同外显态度一样存在着矛盾现象[4][5]。 4 4 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 4.14.1 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形成理论认为,某种态度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群体 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以及同化和内化的机理作用的结果。 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和 持久性的特征, 态度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一段相当时间的孕育过程。心理学家凯尔 曼通过研究,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

注意事项

本文(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为本站会员(sunhongz129)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