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 资源ID:55627982       资源大小:2.38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给各位朋友们提供比较完整的彩色经络图,可以经常对照练习学习。 正面 针灸穴位图一 背面 侧面 人体经络图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 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 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 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 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 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 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 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 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 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 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 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 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 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 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 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 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 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 医研究者的任务。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 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 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 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 阳明大肠经相接。 二、主治病侯 本经腑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嗽, 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 前缘痛,肩背寒冷、疼痛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桡侧和手掌及拇指的桡侧。起 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 11 个穴位。(如图) 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①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 一、二掌骨间(合谷),②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 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③进入肘外侧(曲 池、肘髎), 经上臂外铡前边(手五里、臂臑),④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 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⑤下入缺盆(锁骨上窝),⑥散络肺,通 过横膈,属于大肠。 上行的一支⑦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 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 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 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 (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 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 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支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与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 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线,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 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 3 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 太阴脾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 位的其他病证。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 痛,鼻血丑,胸部及膝膑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病证。 三、经穴分布 足阳明胃经经穴分布在头面部、颈部部、胸腹部、下肢的前外侧面。起 于承泣,止于厉兑,左右各 45 穴(如图)。 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起子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 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 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 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 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 胀,厥冷等。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足大趾,内踝,下肢内侧,腹胸部第三侧线。起于隐 白,止于大包,左右各 21 穴(如图)。 手少阴心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通过横膈, 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的脉挟着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 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 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 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 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心痛,咽干, 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腋下,上肢掌侧面的尺侧缘和小指的桡侧端。起于极 泉,止于少冲,左右各 9 穴(如图)。 手太阳小肠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于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 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 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 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 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经病以及经脉循行部 位的其他病证。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 臂外侧后缘痛等。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指、掌尺侧、上肢背侧面的尺侧缘,肩胛及面部。起于 少泽,止于听宫,左右各 19 穴(如图)。 足太阳膀胱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属督脉);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颏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 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为本站会员(zxj4123)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