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对接高考知识巡查卷四地表形态的塑造详解
(四)地表形态的塑造(四)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 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 湘西岩溶台 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 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 间分布示意图,绝壁的形成与岩层断裂有关,据此回答1-3 题。 1. 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 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C. ④②①③D. ②①③④ 2. 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 A. 丰富的降水形成较大的河流B. 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 C. 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D. 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 3. 图中,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A. 岩性坚硬B. 河流较多C. 降水较少D. 断裂较少 鄱阳湖地区的沙岭沙山形成于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 垄槽相间的地形。据此完成4-5 题。 4.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B. 西南风C. 西北风D. 东北风 5.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态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 槽和洼地。 读 “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完成 6-7 题。 6.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 A. 盛行风风速大 C. 土壤颗粒大 B. 地表坡度大 D. 植被覆盖度低 7.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对其理解正确 的是 A. 风力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 B. 风力搬运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 C. 雅丹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D. 雅丹地貌形成的主导作用是风力和流水作用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 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 读“雅丹地貌示意图”, 回答 8-9 题。 8.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 东南丘陵B. 塔里木盆地C. 四川盆地D. 黄土高原 9.若该地区盛行东北风,则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A. 东南西北方向B. 东北西南方向C. 东西方向D. 南北方向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 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 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 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 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10-11 题。 10.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 D.背斜谷 11.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 D.④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 马拉维湖 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 月份透明度不足 1 米。马拉 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 850 多种。 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 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12-13 题。 12.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B.河流改道C.褶皱凹陷D.地壳断裂下陷 13.马拉维湖 12 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C.气温高,蒸发旺盛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D.太阳高度角小 2017 年 2 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 该大洲的 94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等少部分地区露出海面。完成14-15 题。 1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Zealandia 跨越了 ①板块生长边界 ②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③板块消亡边界 ④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5.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推断,新西兰 A.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温泉 C.河流短小落差大,结冰时间长 B.终年盛行西南风,降水季节长 D.草类茂密面积广,草地多红壤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后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 沉积物沿着流水移动方向不断堆积的结果,泥沙随着流水的作用发生垂直和水平分选,颗粒 表现有粗细之分。下图为法国第二大河流罗讷河流域图。据此完成16-17 题。 16.罗讷河下游地区,沉积物颗粒粒径东侧比西侧明显偏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东侧支流较西侧多 C.西侧植被覆盖率高 B.东侧位于河流右岸 D.东侧地形坡度大 17.当河口三角洲表层泥沙由河口向外颗粒逐渐增大时,对应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B; 2.C; 3.D 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绝壁处有地下暗河的出口,说明悬瀑应当在河流流水溶蚀后,发生 在陡崖处形成悬挂式洞瀑,过程应当是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 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后来横向及纵向岩石分离,岩体沿断裂处崩塌, 地下暗河出露,悬瀑形成。故选B。 2.由图可知,悬瀑底处海拔低于溶洞、暗河及瀑布顶端,说明流水下蚀作用强于溶蚀,降水大小 及发育的河流流量大小与否对悬瀑形成无关,悬瀑不是地壳运动形成的高差,是流水下蚀形成 的,河流下蚀速度快于溶蚀,下蚀后分离的岩体在流水溶蚀下,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形成,与溯源 侵蚀无关。故选C。 3.读图可知,湘西峰脊峡谷地区峡谷众多,而形成峡谷的基础是断裂发育,在断层处,岩石破碎, 被流水侵蚀形成多个峰脊,而台地峡谷区域台地较少,是由于断裂较少,故选 D。故选D。 答案4.D;5.B 解析4.鄱阳湖位于湿润地区,沙山的沙源是赣江携带沉积而成的。沙山受风力的侵蚀作用, 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一系列沙垄脊,初步判断该地应该多西南风或东北风。鄱阳湖位于东 部季风区,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但由于沙山北部赣江河道呈东北-西南走向,河道狭管 效应导致该地多东北风。 5.由于长江的流水堆积作用,在凸岸堆积形成沙山,后又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在沙山上形成垄槽 相间地形。 答案6.D;7.D 解析6.结合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植被覆盖度越高,风 蚀量越小;风速越大,但植被覆盖度高时,风蚀量依旧很小;风速小时,植被覆盖度低,风蚀量依 旧很大,故影响风蚀量的主要因素是植被覆盖度。D 正确。 7. “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其含义是先有水的荡蚀,后有风的吹蚀,其形状似龙。从描 述中的“浍““溜““风“可以看出雅丹地貌的成因既有流水作用也有风力作用,故 D 正确。 答案8.B;9.B 解析8.结合材料“湖底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可知该地为干旱地区,因风力侵 蚀作用是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故判断可能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结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