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欧阳光明欧阳光明2021.03. 072021.03. 07 1 1>>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逬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 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 科学 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 注意学 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 真研究课 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 生探究,高 效实现目标。 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 老师的角色 定位也很关键, 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 者,而不是简单的知 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 性。 2 2强调教师成长。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 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 教师 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 教师的 个人发展需求。 3. 3.重视以学定教。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 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逬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 价教 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呈现 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 *欧阳光明*创编 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 态、 生成状态六个方廁评价。 ①① 情绪状态情绪状态 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 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 求 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 学习 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杲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② 注意状态注意状态 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冋题, 并能保持较 长 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女台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 举 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③ 参与状态参与状态 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 是否积极主动地投 入 思考并踊跃发言, 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 是否自觉地进行 练习。 ④④ 交往状态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 学 习过程中杲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 尊重 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 共同解 决问题。 ⑤⑤ 思维状态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冋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 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 述自 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冋题并展开讨 论;学生 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⑥ 生成状态生成状态 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 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 目 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 有满 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 信心。 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 1. 1.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 态 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 分门 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 来,成为 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 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廂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 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 而建 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 思、探究 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 课程的创生 者。 2. 2.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认为, 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 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 具, 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每一个学生既是 具有独 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 需要走向 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 界的人” “关系中的人”; 学生是“时代中的人”; 学生是“世界 背景中的人”。 3. 3.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 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⑥和谐 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欧阳光明*创编 “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 生;行为观全廂依靠学生。 4. 4.新的知识观新的知识观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 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 人们通 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知识不是客 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知 识有多种陈 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 文知识;书本知 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 5. 5.新的学习观新的学习观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学习不是简单 复 制和印入信息,而杲主动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学不是 产品 的传递,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学习者 的学习是第二次创造,自主理解就是创造。知识是在自己先 前经验的 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构起来 的。知识来 源于生活情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或生活中的 “对应物”。 学习的结果不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课内知识 与生活经验的统 一。 6 6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学观 教学从本质上说杲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 话” 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A A、整合教 学;B B、强 调互动的师生关系;C C、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体系(结论和 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D D、构建充满生命力 的课堂教学运行 体系; 7. 7.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 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A A学习者,B B研究者,C C组织者(学 习) D D引导者(学习), ,E E催化者(学生),F F促进者(学生),G G实践者 (反思性),H H开发者(课程)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 A A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B 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 C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 生的“学”的转变;D D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 变;E E由单向信息交流 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 F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 洽转变;G G由教学模 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8 8・ ・新的课堂观新的课堂观 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课堂是 新 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 多的 疑问出课堂。 9. 9.新的“课标”观新的“课标”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深 层 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视角的切换。“课程标准”主要是对 学生 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 准”是关 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课程标准” 是国家制定 的某一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 高要求。“课 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 述是可达到的、 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