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2020年7月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 传媒传媒 20202020 年年 7 7 月月 艺术概论艺术概论 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试卷总分 100 100 得分得分 100 100((AnswerAnswer--------15344998571534499857)) 第 1 题, 艺术是() 的最高形式; 哲学是() 的最高形式。 A、 感性 理性 B、 理性 感性 C、 感性 精神 D、 理性 精神 第 2 题, 艺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 德国接受美学家( ) 提出了“隐含的读者” 概念。 A、 伊瑟尔 B、 达 芬奇 C、 萨特 D、 黑格尔 第 3 题, () 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A、 民族精神 B、 革新精神 C、 世界精神 D、 文化传统 第 4 题, () 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A、 艺术生产 B、 艺术创作 C、 艺术接受 D、 艺术传播 第 5 题, () 说 “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 ” A、 黑格尔 B、 别林斯基 C、 柏拉图 D、 恩格斯 第 6 题, 古希腊哲学家() 认为, 现实是艺术的直接根源, 而“理式” 是艺术的最 终根源。 A、 黑格尔 B、 柏拉图 C、 康德 D、 克罗齐 第 7 题, () 是实用艺术, 旨在改善和美化人类自身生活的环境。 A、 诗歌 B、 舞蹈 C、 建筑与园林 D、 戏剧 第 8 题, () 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 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A、 生产劳动实践 B、 生活趣味 C、 审美观念 D、 心理活动 第 9 题, 明代() 在瓶花斋论画 中写道 “善画者师物不师人, 善学者师心不 师道, 善为师者师森罗万象, 不师先辈” 。 A、 荆浩 B、 姚最 C、 袁宏道 D、 张璪 第 10 题, “形散神不散” 是文学界讨论() 特点时得出的一个共识。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 第 11 题, () 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A、 具体性 B、 概括性 C、 形象性 D、 感染性 第 12 题, 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作品的质量愈来愈受到发行量、 收视率、 票房价值等经 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艺术作品进入市场的过程中, 也具有一定的()。 A、 商品属性 B、 文化属性 C、 流通属性 D、 价值属性 第 13 题, () 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A、 真实 B、 普遍 C、 典型 D、 审美 第 14 题, 陆游说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 艺术理论家们通常认为这种偶然触 发引起的顿悟便是() 的爆发。 A、 灵感 B、 思维 C、 意识 D、 心理 第 15 题, 中国戏剧融合了音乐、 舞蹈和技术表演, 因而称为(), 形成于北宋末期。 A、 舞蹈 B、 歌剧 C、 舞台剧 D、 戏曲 第 16 题, 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 高低, 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 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 A、 意境 B、 风格 C、 格调 D、 品味 第 17 题, 德国古典哲学家() 认为, 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 多少要从感性 世界吸取源泉, 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于“理念” 。 A、 列宁 B、 柏拉图 C、 康德 D、 黑格尔 第 18 题, 隋代() 在续画品 中提出“心师造化 ” 。 A、 姚最 B、 荆浩 C、 袁宏道 D、 张璪 第 19 题, 清代() 的“搜尽奇峰打草稿” 的主张, 承认艺术来源于现实, 是现实的 社会生活的反映。 A、 石涛 B、 李清照 C、 黄慎 D、 郑燮 第 20 题, 李可染的名言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打进去” 是(), “打出来” 是()。 A、 继承 传承 B、 革新 继承 C、 革新 传承 D、 继承 革新 第 21 题, 意大利哲学家()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 主张“艺 术是幻象或直觉” 。 A、 克罗齐 B、 柏拉图 C、 康德 D、 黑格尔 第 22 题,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是() 三位一体, 高度统一的。 A、 真 B、 善 C、 美 D、 以上全是 第 23 题, “写山则情满于山, 画水则意溢于水” 、 “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 目, 叙 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 意与境合、 情景交融、 感人至深, 这是艺术作品的()。 A、 意蕴 B、 风格 C、 格调 D、 意境 第 24 题, 古希腊() 用数与节奏的和谐的原则考察音乐、 建筑、 雕刻等艺术, 研究 什么样的数量比例才会在艺术中产生美的效果, 发现了“黄金分割” 比例, 并认为圆球 形是最美的图形, 这种偏重形式的研究, 是后来西方艺术理论中形式主义的萌芽。 A、 哈奇生 B、 荷加斯 C、 安格尔 D、 毕达哥拉斯学派 第 25 题, 艺术作品的() 往往被称为作品的灵魂, 是“统帅” 高尔基说 “它是从 作者的经验中产生, 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 。 A、 内容 B、 形式 C、 主题 D、 题材 第 26 题, 自()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的思想, 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美育列入德 育、 智育、 体育并行的一项内容。 A、 鲁迅 B、 王朝闻 C、 贺拉斯 D、 蔡元培 第 27 题, 鲁迅曾经说过, 艺术家的创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 想和人格的表现” , 这反映了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 的统一。 A、 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B、 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D、 自然因素和心理因素 第 28 题,() 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 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的基础, 是 参与人数最多而最具大众性、 群众性的艺术活动。 A、 艺术批评 B、 艺术欣赏 C、 艺术史研究 D、 艺术创造 第 29 题, 李白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 , 采用了() 创作方法。 A、 心理现实主义 B、 现实主义 C、 超级写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第 30 题,() 被认为“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 诗人艾青称它 是“最高的语言, 最纯粹的语言” 。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 第 31 题,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 的艺术, 没有() 也就没有艺术,() 因素是艺术形象 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 A、 情感 B、 审美 C、 形象 D、 创造 第 32 题, 创造(), 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要求。 A、 自然美 B、 艺术美 C、 现实美 D、 社会美 第 33 题, 艺术作品能否进入接受者的() 中, 是检验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试 金石。 孔子在闻韶 乐后, “三月 不知肉味” , 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A、 体验 B、 知觉 C、 理解 D、 回味 第 34 题, “人人都是艺术家” , 这是德国行为艺术家() 的主张。 A、 博伊斯 B、 马尔库塞 C、 安格尔 D、 丹托 第 35 题, 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 在原始文化 一书中提出, 原始艺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