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拓展学习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自学指导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自学指导 教材名称 使用教材编者 出 版 社 公共政策分析第 2 版 陈庆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政策科学的 基本知识和理念,了解政策运行过程,熟悉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对公共政策相 课程简介 关现象获得更加深入的认知,进而通过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来促进公共利益的维护与 增进。 学习中要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在重点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 学习建议架基础上,熟悉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分析技术,培养初步的政策问题界定、 政策方案设计和抉择以及政策评估等政策分析能力,从而实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各章节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各章节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一、核心知识点 1. 公共政策的内涵 2. 政策分析的模式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 1.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2.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 【掌握】 1. 公共政策的概念 主要内容 2. 公共政策分析的内涵 3. 政策分析的要素 【重点掌握】 1. 公共政策的本质 2.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选学内容(不要求掌握) 】 1.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2. 公共政策分析的历史沿革 1. ()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A.伍德罗.威尔逊 B.拉斯韦尔 C.托马斯.戴伊 D.戴维.伊斯顿 答案D 2.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 A. 利益 B.权力 C.技术 D.制度 答案A 3. 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 。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D 练习题 4.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 。 A.道格拉斯.诺思 B.戴维.韦默 C.艾丹.维宁 D.拉斯维尔 答案A 5.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 。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A 6.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 。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答案B 7.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答案D 8.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分配功能 D.教育功能 答案ABC 9. 公共政策的综合分析框架,包括如下哪些要素() 。 A.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 C.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 D.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答案ABCD 10.邓恩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他认为,政策分析要解决如 下哪三类问题() A.事实问题 B.价值问题 C.规范问题 D.学习问题 答案ABC 11.当代公共政策的特征有() A.阶级统治进一步强化 B.政策问题日益复杂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重视 D.政策预期和政策结果趋于一致 答案BC 12.关于公共政策,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党和政府的政治行为 B.不可能存在价值中立的理性政策 C.公共政策可能会带有难以预料的后果 D.公共政策应该保持一种绝对的稳定性 答案ABC 13.关于政策和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是政策的来源和动力 B.法律的执行坚持条文优于精神的原则 C.政策的干预范围更广 D.法律更具权威性和稳定性 答案BCD 14.公共政策不具有阶级性。 答案错。 解题思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一定的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 产物。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核心工具,政府的政策要符合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现行 政治统治的需要,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明显的政治 倾向与积极性,会强烈的表现与每一项政策之中。 15.公共政策只进行利益分配。 答案错。 解题思路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不仅分蛋糕,而且要做蛋糕。 16.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 答案对。 解题思路。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解决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既包括物质利益增进与韩飞也包括 精神利益的增进与分配。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过程取向大致经历四个 环节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与利益落实。 17、计划不一定是公共政策,政策应该包含计划。 答案对。 解题思路按照拉斯韦尔的理解,公共政策就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但是 并非所有的计划都是公共政策,只有公共权力机构针对公共问题所采取的行动计划,才是公共 政策。 【【选学内容】】 备注1.古代的政策研究 2.政策科学的基本范式 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一、核心知识点 1.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2. 公共政策作用范围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 1. 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认定与价值标准 【掌握】 主要内容 1.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2. 三个正式部门的内涵 【重点掌握】 1. 社区的优势与缺陷 2. 市场的优势与缺陷 3.政府的优势与缺陷 【选学内容(不要求掌握) 】 1. 社会问题的认定 1. 下列所述社会问题解决途径,不属于三个正式部门的是() 。 A.社区 B.政府 C.市场 D.第三部门 答案A 练习题 2.第一部门是指() 。 A.市场 B.政府 C.社区 D.志愿组织 答案B 3. 第二部门是指() 。 A.市场 B.政府 C.社区 D.志愿组织 答案A 4. 下列物品不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 。 A.国防 B.公共安全 C.灯塔 D.美食 答案D 5.关于社区途径的优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优势 B.激励充分 C.有利于社会资本积累 D.对财政资金依赖程度较大 答案D 6.“马太效应”指的是() 。 A.越是利益受到损害,其利益就应当受到更多的补偿 B.社会经济越发达,政府职能越广泛 C.越是利益受到损害,越是缺少利益诉求的渠道,越是容易受到进一步的利益损害 D.社会经济越发达,社会分越稳定 答案C 7.亚当斯密等人主张() A.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B.干预最多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C.政府尽量少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政府尽量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答案AC 8.市场的缺陷包括() 。 A.垄断与效率损失 B.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 C.外部效应与效率损失 D.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答案ABCD 9. 第三部门的特征,包括() 。 A.可能提供私人物品,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 B.由正式组织构成 C.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D.资源筹集和服务供给都建立在自愿活动基础上 答案ABCD 10.社会问题的认定是一个事实分析问题。 答案错。 解题思路社会问题的认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事实分析方法来搞清楚有关该社会问 题的各种事实,包括其自身特征、相关的人群、人们对其不满的程度、造成社会问题的原因等 诸多方面。二是使用价值分析来搞清楚与该社会问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