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 资源ID:54772136       资源大小:205.2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1 195900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 3的 GDP 增长率水平上,GDP 增长速度每 提高 2 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 1 个百分点;反之,GDP 每下降 1 个百分点, 失业率便上升 1 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 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 GDP 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可拉 动就业增长 0.32 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 0.1 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 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 1997 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 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 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 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 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 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 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 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 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 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 律的存在。 从历史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第一产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第 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小,这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但 是,我国的第二产业结构偏差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在 1987 1991 年期间偏差最小,但是随后又扩大,并且在 1998 年后不断扩大,这与库 兹涅茨和钱纳里总结的国际经验正好相反。库兹涅茨和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 初期,就业结构的转变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直到工业化后期这种情况才 发生逆转。 从国际横向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多 国模型表明,随着人均 GDP 的增加,世界其他国家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 差都是不断变小的,说明了这两个产业吸纳的劳动力的比例正逐步与产业创造 的产值比例相匹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 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 国家相比,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偏差大于其他国家,并且随着人均 GDP 的增 长,偏差越大。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结构偏差趋向均衡的速度大大慢于其他国 家。 三、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和实证 中国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劳动就 业的困难所在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上的配置问题,主要表现 为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 的动态调整看,中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 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 农业部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就 是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的问题。从三个产业的就业增长弹 性的相关关系看,农业的就业弹性与其他产业就业弹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表 1)。所以,本文将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角度解释就业结构转换滞后 的原因。表 1 三个产业就业弹性相关系数及其检验**表示在 0.01 的水平上,相 关性显著,结果根据 SPSS11.0 版本计算。 (一)第二产业资本替代劳动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劳动和资本两种基本要素,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 出发,假定一个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以一定的比例共 同生产产品。 人均资本是描述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动比例的指标,它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 决定的,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劳动比例发生变化。但是,技术进步只是导致资本 和劳动相互替代的必要条件,实际生产中这种替代是否发生还有赖于要素的相 对价格。如果一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资本价格较低,那么生产者倾向于使用 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产业如果运用了劳动节约型的技 术,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那么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会低于产业的增长 率和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第二产业正发生着这种变化。 首先,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较小。我国 1981 年到 2002 年之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劳动力的增长情 况表明,21 年间我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幅度为 11.5,固定资产投资 平均年增长 16.75,而劳动就业平均年增长 3.7.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和产值 的增幅都远远大于劳动就业的增长,显示了我国第二产业不断的资本深化过 程。从弹性来看,第二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波动很大,但是总体趋势是下降 的,其中 1989 年、1999 年和 2000 年为负值,表明这几年工业增长其吸纳的劳 动力反而减少。20012003 年,工业就业弹性接近 0,表明工业增长并不能带 动就业的增加。 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 GDP 就业弹性和投资就业弹性都是最小的。 19912002 年间 GDP 就业弹性为 0.114,投资就业弹性为 0.05,不仅远远低于 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其次,第二产业人均资本存量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速度远远高于就 业增长率,导致了中国人均资本的大幅上升,单位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减少。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吸收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这部 分企业的行为很有代表性。统计分析表明,19982002 年 5 年间,全部国有及 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人均固定资产从 71237 元增长到 107746 元,年均增长 10.27,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年均增长 18.02.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及国有控 股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的绝对额和增长速度要大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 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更加偏好采取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 并且这种偏好还在加强。这说明对于相同数量的资本,如果投入到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其所吸纳的劳动力要小于其他类型的企业。 再次,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 劳动就业的增长速度和人均资本存量的上升导致了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 升。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于当年工业增加值除以当年工业从业人员的 平均数,在工业增加值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人数成反比。事实 上,我国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处于不断的提高过程中,其中国有及国 有控股企业年递增都在 20左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 的情况下劳动的需求量减小。 应该说,增加人均资本存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之 一,它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就产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为本站会员(sunhongz112)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